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申包胥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申包胥
Remove ads

申包胥(?—?),姓,氏,名包胥,一作勃蘇[1],又稱王孫包胥[2]棼冒勃蘇[3]春秋時期楚國大夫,是楚王蚡冒的後代。相關事件有「申包胥哭秦庭」。

快速預覽 申包胥 楚國大夫, 本名 ...

生平

申包胥一向與伍員(伍子胥)交好。伍員出逃時曾對申包胥說:「我必覆楚。」申包胥回答:「勉之!子能覆之,我必能興之。」

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年)柏舉之戰,伍員以吳國軍力攻打楚國,攻入楚都楚昭王出逃到。伍員掘楚平王墓鞭屍。申包胥逃到山裏,派人責備伍員說:「子之報仇,其以甚乎!吾聞之,人眾者勝天,天定亦能破人。今子故平王之臣,親北面而事之,今至於僇死人,此豈其無天道之極乎!」伍子胥回答:「為我謝申包胥曰,吾日暮途遠,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周敬王十五年(前505年),申包胥為復國,來到秦國請求幫助,一開始不被答應,申包胥便在秦城牆外哭了七天七夜,滴水不進[4],終於感動了秦國君臣。秦哀公親賦《無衣》,發戰車五百乘,遣大夫子蒲子虎吳國因受秦楚夾擊,加之國內內亂而退兵。楚昭王復國後要封賞申包胥,他堅持不受,帶一家老小逃進山中隱居。從此申包胥被列為中國的忠賢典範。

周敬王四十四年(前476年),申包胥出使越國,向勾踐提出了「智為始,仁次之,勇次之」的建言。[5]

Remove ads

註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