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白眉鶇

鸫科鸫属鸟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白眉鸫
Remove ads

白眉鶇(學名:Turdus obscurus)屬於鶇科鶇屬,是一種廣泛分布於除青藏高原外的東亞北亞鳥。其繁殖於密集的針葉林泰加林,從西伯利亞蒙古往東延伸至日本

快速預覽 白眉鶇, 保護狀況 ...

本種為強烈的候鳥,於冬季遷徙至中國及東南亞過冬,偶見於西歐洲。其近緣物種為白腹鶇灰背鶇

Remove ads

分類

白眉鶇於1789年由德國博物學家約翰·弗里德里希·格梅林在他修訂擴展的卡爾·林奈自然系統中正式描述。格梅林將其歸於鶇屬Turdus),並創造了二名法名稱Turdus obscurus[2][3]其學名源自拉丁文Turdus意指「鶇」,obscurus意為「暗色」或「陰暗」。[4]格梅林的描述基於1783年英國鳥類學家約翰·萊瑟姆在《鳥類綜述》(A General Synopsis of Birds)中提到的「暗色鶇」。萊瑟姆記載道:「此物種分布於西伯利亞,在貝加爾湖以外的森林中發現」,但未說明信息來源。[5]本種為單型,未確認有亞種[6]

特徵

白眉鶇繁殖於古北界中部及東部,沿西伯利亞向東的茂密針葉林,最高可至海拔2000米,為典型候鳥,冬季從南亞東南亞越冬,曾有迷鳥歐洲西部被發現。

樹上築巢,一窩產卵4-6枚。遷徙和越冬的鳥類會結成小型鳥群。雜食動物,以多種昆蟲蚯蚓漿果為食。

外形美麗,體長約22 cm,背和頭頸部呈灰褐色,眼部周圍有白色眉紋,虹膜褐色,喙黃色,喙端黑色,胸和脅為橙色,腹部白色,腳黃棕色。成年雄鳥和雌鳥外形大致相同,但幼鳥背部為棕褐色。

鳴叫聲為單薄「zip-zip」相互聯絡時為「tseep」長音,與槲鶇類似。

喜活動於灌木叢及林中,生性活潑,溫馴好奇,喜歡鳴叫。[7]

化石紀錄

2017年,印尼晚更新世雀形目鳥類的研究中發現了一塊屬於本種的化石。[8]

圖庫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