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皮卡迪利綫

伦敦地铁的线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皮卡迪利線
Remove ads

皮卡迪利綫(英語:Piccadilly line[註 1])是倫敦地鐵一條路線,來往倫敦東北部的卡克福斯特和西部的艾頓鎮,並在該處設有前往希斯路機場及倫敦西北堊橋(有時列車會以雷拿士里為終點站)的兩條支線。

快速預覽 皮卡迪利綫 (Piccadilly line), 概覽 ...
Remove ads
皮卡迪利綫
卡克福斯特斯
 
卡克福斯特斯
車廠
 
橡木林
南門
亞諾斯高夫
亞諾斯高夫側線
磅林
伍德格林
登碧巷
曼諾樓
芬士巴利公園 維多利亞線
阿仙奴
賀洛唯路
卡利多尼安路
約克路英語York Road tube station
英皇十字聖潘克拉斯
環線 咸默史密夫及城市線 大都會線 北線 維多利亞線 歐洲之星
北線連絡線
羅素廣場
霍本 中央線
奧德域治
高雲花園
李斯特廣場 北線
皮卡地里迴旋處 必嘉老線
綠園 銀禧線 維多利亞線
唐街英語Down Street tube station
海德公園角
騎士橋
布朗普頓路英語Brompton Road tube station
南肯辛頓 環線 區域線
告羅士打路 環線 區域線
伯爵宮 區域線
男爵宮 區域線
咸默史密夫 環線 區域線 咸默史密夫及城市線
不停靠路段
不停靠路段
雷文史各公園區域線
史丹佛溪區域線
特南綠地區域線
只限部分皮卡迪利綫列車停靠
奇斯克公園區域線
厄頓工場
厄頓鎮 區域線
伊靈公園車廠英語Ealing Common Depot
伊靈公園 區域線
北伊靈
皇家公園
厄頓-諾霍特線英語Acton–Northolt Line
 
皇家公園及特韋福德修道院英語Park Royal & Twyford Abbey tube station
布倫特河英語River Brent
大聯合運河(柏靈頓支線)英語Grand Union Canal
阿伯頓
薩德貝利鎮
薩德貝利山
奇爾特恩主線英語Chiltern Main Line
UpperLeft arrow慕禮波恩 LowerRight arrow南雷士廉
南哈羅
雷納斯巷 大都會線
伊斯科特 大都會線
雷士廉莊園 大都會線
雷士廉 大都會線
奇爾特恩主線英語Chiltern Main Line
LowerLeft arrow西雷士廉 UpperRight arrow慕禮波恩
雷士廉中央線車廠英語Ruislip Depot
伊肯納姆 大都會線
希靈登 大都會線
堊橋車廠
堊橋
(舊址)
堊橋 大都會線
南伊靈
北菲爾德斯
北菲爾德斯車廠
波士頓莊園
布倫特福德支線英語Brentford Branch Line
奧斯特利及春林英語Osterley & Spring Grove tube station
奧斯特利
豪士羅東豪士羅鎮英語Hounslow Town tube station
豪士羅中央
豪士羅西
克雷恩河英語River Crane, London
赫頓十字
希斯路機場2及3號客運大樓 希斯路機場
希斯路機場4號客運大樓 希斯路機場
希斯路機場5號客運大樓 希斯路機場

皮卡迪利綫在路線圖上以深藍色表示,是網絡中第四繁忙的路線,在2011/12年度約有2.1億人次乘搭。該線大部分位於地底,而在路線西部則大多處於地面。該線以位於海德公園角皮卡地里迴旋處之間的皮卡地里街命名。該線某些車站與區域線南肯辛頓伊靈公園之間)及大都會線雷拿士里和堊橋之間)共用。該線在倫敦地鐵中僅次於中央線長,擁有僅次於區域線多的車站。

皮卡迪利綫途經許多倫敦著名景點,如大英博物館霍本)、南肯辛頓站附近的博物館、哈羅德百貨公司騎士橋)、海德公園白金漢宮(鄰近綠園站)、李斯特廣場(擁有自身車站)和高雲花園(擁有自身車站)。

Remove ads

歷史

早期

皮卡迪利綫於1906年12月5日開業,當時從芬士巴利公園來往咸默史密夫

在1907年11月30日,霍本河岸支線投入服務。在1905及1965年曾有計劃延伸此支線至倫敦南岸的窩打老,但都未能成事。儘管這條支線為雙管道設計,但自1918年起至支線關閉時,它都維持單管道運作。

發展

在1928年12月10日,重建後的皮卡地里迴旋處站投入服務。

東延至卡克福斯特

此段全長12公里,造價400萬鎊,並分以下階段投入服務:

西延

此段於1930年開始興建,並分以下階段投入服務:

  • 堊橋(大都會區域鐵路從1910年起服務此路段,此後由皮卡迪利綫取代):
    • 1932年7月4日:由咸默史密夫延伸至南哈羅
    • 1933年10月23日:至堊橋
  • 往豪斯羅:

維多利亞線

在規劃維多利亞線時,曾計劃將曼諾樓站改為該線車站,並另建新隧道連接芬斯貝利公園站及登碧巷站,以節省來回中倫敦的時間。此建議最終因重建對乘客造成之不便和建造新隧道的成本問題而遭否決。最後,皮卡迪利綫在芬斯貝利公園站的西行月台被移至前北城市線的月台,令路線能跟維多利亞線進行跨月台轉乘。此工程於1965年,即維多利亞線啟用三年前完工。

西延至希斯路

在1975年,豪斯羅西站被改建成地底車站,並興建了新的隧道前往赫頓十字。兩年後,服務更延伸至希斯路中央。在1984年,於前往機場南部的4號客運大樓環線投入服務時,希斯路中央站改稱希斯路1,2及3號客運大樓站。當希斯路機場1號客運大樓在2015年6月拆卸後,車站再改稱希斯路2及3號客運大樓。

2005年恐怖襲擊

特色

列車

現役列車於1975年投入服務。倫敦運輸局計劃於2025年起引入新型列車,並計劃逐漸老舊的先有列車。

另外,此線曾經是香港地鐵(現稱港鐵)車長受訓的路線。

信號系統

現時路線被位於伯爵宮的控制中心控制。該控制中心同時也負責控制區域線車務。

服務形式

當前營運計劃中包含共計79組列車,以維持每小時24班車(24tph)的繁忙時段服務,[2]。典型的非繁忙時段服務形式如下(截至2020年7月6日):[3][4]

  • 6 tph 卡克福斯特斯 – 希斯路機場第四與第二、第三客運大樓
  • 6 tph 卡克福斯特斯 – 希斯路機場第五與第二、第三客運大樓
  • 3 tph 卡克福斯特斯 – 雷納斯巷
  • 3 tph 卡克福斯特斯 – 堊橋
  • 3 tph 亞諾斯高夫 – 北菲爾德斯

清晨和深夜時列車也在特南綠地站停車。[4]從2016年12月16日起6tph的夜間地鐵服務在卡克福斯特斯和希斯路機場2,3和5號客運大樓間運行。夜間地鐵服務不運行4號客運大樓燈泡線及堊橋支線。[5]在服務受擾亂時,皮卡迪利綫列車可能經由區域線路軌運行,並在厄頓鎮和咸默史密夫間各站停車。[3]

路線圖

Thumb
Geographically accurate path of the Piccadilly line

車站列表

更多資訊 所屬 收費區, 中文站名 ...

取消車站

Thumb
奧德維奇支線的軌道配置圖(未按實際比例繪製)
  • 奧德域治 1907年11月30日以河岸站名稱啟用;1994年9月30日關閉。
  • 布朗普頓路英語Brompton Road tube station 1906年12月15日啟用;1934年7月30日關閉。
  • Down Street tube station英語Down Street 1906年12月15日啟用;1932年5月21日關閉。
  • Osterley & Spring Grove tube station英語Osterley & Spring Grove 1933年3月13日啟用;1934年3月24日關閉。
  • Park Royal & Twyford Abbey tube station英語Park Royal & Twyford Abbey 1933年3月13日啟用;1931年7月5日關閉。
  • 約道英語York Road tube station 1906年12月15日啟用;1932年9月19日關閉。

未來升級

按照計劃,皮卡迪利綫將在2019年升級信號系統,而新列車將在2025年投入服務。[6]

備注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