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鹽池禁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鹽池禁牆,位於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東郭鎮磨河村至平陸縣張店鎮坪頭鋪南界的中條山北麓,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快速預覽 池神廟及鹽池禁牆,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沿革

河東鹽池的禁牆是中國產鹽區中唯一保留至今的禁牆[1]。禁牆也叫禁垣,明朝開始陸續修建完善。成化十二年,御史陳鼎復加修築。成化二十一年,開東門育寶門(現位於安邑辦事處向陽村)、西門成寶門(現位於解州辦事處十里舖村)、中門祐寶門(中部,池神廟一帶已毀只有紀念碑),皆在鹽池北側。正德十二年(1517年),御史熊蘭繼續主持修建,增強禁牆厚度與隍塹深度。清朝年間,設置更為嚴格的禁私體系。雍正十年(1732年),在運城設立運城營。乾隆年間,設置弓箭手、設商巡、總巡等。清朝末年開始衰敗。民國初期,由於長期晉系軍閥混戰,運城鹽池的禁牆維護得不到重視。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禁牆只剩下殘垣斷壁[2]

保護

2004年6月10日,虞坂古鹽道與鹽池禁牆合併列為第四批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3][4][5]

2013年3月,鹽池禁牆與池神廟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虞坂古鹽道單獨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7]

相關

參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