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砷酸氫鉛
化合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砷酸氫鉛,又稱砷酸鉛,化學式為PbHAsO4,是一種無機殺蟲劑,主要針對馬鈴薯甲蟲[來源請求]。砷酸氫鉛一度是最廣泛使用的砷化合物殺蟲劑。砷酸鉛有兩種主要的配方得到推銷:鹼式砷酸鉛(Pb5OH(AsO4)3,CASN:1327-31-7)和酸式砷酸鉛(PbHAsO4)。[1]
Remove ads
生產和結構
在以下反應中,砷酸氫鉛會以沉澱物生成。這是它最常用的製備方法:
- Pb(NO3)2 + H3AsO4 → PbHAsO4 +2 HNO3
它的結構與磷酸氫鉛(PbHPO4)的相同。這些鹽和硫酸鉛(PbSO4)一樣,幾乎不溶於水。[2]
用途
1898年,砷酸氫鉛在麻省以殺蟲劑的形式開始得到推銷,針對舞毒蛾。推行它是為了取代當時常用的巴黎綠,巴黎綠比它有毒10倍,而且更易溶於水。[3]此外,砷酸氫鉛附着在植物的表面上比巴黎綠更緊密,因此它的殺蟲效果也更強更持久。
砷酸氫鉛曾經在澳洲、加拿大、新西蘭、美國、英國、法國、北非和其他地區里得到廣泛使用,主要對抗蘋果蠹蛾和白椴蛾。[4]它主要用在蘋果上,但也可以用在其他果樹、農作物或草皮上,用來滅蚊。在西部加州,人們在冬天一同使用砷酸氫鉛和硫酸銨,在草坪上殺滅馬唐種子。
1919年,人們發現即使洗淨了產品,表面上依然會有砷酸氫鉛殘留,於是開始尋找化學品取代它。經查驗,所提議的化學品效果更弱,或者對植物和動物毒性更高,直到1947年,DDT被發現。1988年,美國環保局禁止在農作物上使用砷酸氫鉛。[5][6]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