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碎嘴龍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碎嘴龍屬
Remove ads

碎嘴龍屬學名Claorhynchus)屬於鳥臀目恐龍,目前是個疑名。碎嘴龍被認為是鴨嘴龍科角龍科,或者是三角龍異名,因為這兩種恐龍被發現於同一地層。屬名意為「破碎的喙嘴」,意指牠們的化石只有破碎的部分嘴部。

快速預覽 保護狀況, 科學分類 ...
Remove ads

歷史

在1892年,古生物學家自然學家愛德華·德林克·科普(Edward Drinker Cope)將一些發現於蒙大拿州朱迪斯河層的化石,命名為碎嘴龍。科普認為這些化石是喙骨前齒骨,可能具有角質外層,而歸類於奇蹟龍科(現為角龍科)[1]。但不久後改列為鴨嘴龍科[2][3]。在理查·史旺·納爾(Richard Swann Lull)與尼爾達·萊特(Nelda E. Wright)的重要專題論文中,碎嘴龍的化石被認為是前上頜骨與前齒骨,而被歸類於鴨嘴龍科的可疑屬[4]

在1989年,Michael K. Brett-Surman與Douglas A. Lawson重新研究這些化石,他們宣稱這些化石極可能是角龍科的部分頸盾,並可能是三角龍的部分鱗狀骨[5]。在唐諾·葛勒特(Donald F. Glut)的一系列恐龍百科全書中,宣稱這兩人研究的化石,是一些發現於南達科他州的鱗狀骨與牙齒,與原本的化石不同,使狀況更為混淆[6]。另有其他研究人員認為碎嘴龍是嘴嘴龍科的不確定屬[7][8]

碎嘴龍的化石有時被視為是三角龍的頭盾碎片,或者是鴨嘴龍科的可疑屬。科普認為這些化石的年代,早於三角龍,但早期的年代估計值可能有誤。但目前仍未有定論,可確定碎嘴龍的歸類。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