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鹼性磷酸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鹼性磷酸酶(英語:Alkaline phosphatase,簡稱ALP或ALKP) (EC 3.1.3.1)是一類水解酶,可在核苷酸、蛋白質、生物鹼等分子上去除磷酸基,進行去磷酸化作用,在鹼性環境下最為有效,故得名鹼性磷酸酶[2]。
Remove ads
細菌鹼性磷酸酶
在革蘭氏陰性菌中,鹼性磷酸酶位於細胞膜以外的周質空間。因為周質空間相比細胞內部受環境變化的影響更大,故細菌鹼性磷酸酶更不易失活、變性和降解,能保持較高活性。至於鹼性磷酸酶為何分布於此目前還未完全清楚,一個簡單的說法是鹼性磷酸酶在此切割出遊離的磷酸以供吸收。支持這一觀點的證據是鹼性磷酸酶通常在細菌面臨磷酸不足時合成[3]。然而,也有其他的可能性存在,比如磷酸基團的存在通常會阻礙生物大分子透過細胞膜,而去磷酸化作用可能有助於細菌對環境中物質的吸收[4]。
人類鹼性磷酸酶
在人體中,鹼性磷酸酶幾乎存在於全身所有的組織,特別集中於肝臟、膽管、腎、骨骼和胎盤。
在人類和其它哺乳動物基因組中包含以下三種鹼性磷酸酶的同工酶:
- ALPI —— 腸道(分子量為150 MDa)
- ALPL —— 不具有組織特異性(肝、骨骼、腎)
- ALPP —— 胎盤
表示有低磷酸酯酶症的可能
在科研中的應用
鹼性磷酸酶在實驗室中最常見的應用就是除去DNA 5'端的磷酸基,防止載體發生自連環化[8]。
另見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