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禹伐三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禹伐三苗是相傳先秦時期, 距今4000多年前,中原地區的華夏部落聯盟在禹的帶領下同南方的三苗部落聯盟為了爭奪奴隸和生存空間而進行的一場大規模戰爭。通過這場戰爭,禹成功消滅了對自己地位構成威脅的競爭者,直接推動了夏朝誕生[1]。

簡介
三苗是五帝時代生活在黃河流域的族群,涿鹿之戰後,從中原逐步遷徙到了長江中下游一帶的廣大地區,成為一支廣泛分布在南方的龐大的氏族部落,與中原地區的華夏部落聯盟長期抗衡。黃帝在位時,曾與三苗發生過戰爭。堯、舜時期,更是衝突不斷。三苗在堯時早已立國。堯時,堯以天下讓舜,三苗不服,其首領驩兜反對「舜繼堯位」。[2][3][4]遂在江淮荊州數為亂,堯發兵征討,戰於丹水之浦。將三苗戰敗,被迫遠遷,即:「遷三苗於三危」[5]。舜在位又繼續對三苗發動戰爭,以削弱其實力的同時又進一步採用分化、瓦解三苗的策略,即「分北三苗」[6][7]。經過連番爭鬥,三苗遭到削弱,但實力猶存,仍對華夏族部落聯盟構成威脅。於是至禹即位時,禹又發動了對三苗的戰爭。
過程
禹在位時,仍視三苗為威脅自己統治的心腹大患。此時,南方三苗部落聯盟居住地區發生大地震,內部出現分裂,北方的禹趁機對三苗又進行了大規模的戰爭。當時禹以:「三苗不服大禹,有反叛之意」為由出兵三苗[8]。 他在誓師動員時聲稱:「三苗不敬鬼神,濫用刑罰,違背天意作亂,上天現在號令我們要對它進行討伐。」並一一列舉了三苗的罪狀,分別為:「不敬大禹、不稱臣納貢、道德淪喪」。[9]大禹親率大軍,征討三苗,大戰歷時70多天,雙方交戰開始後,爭鬥互有勝負。在最後一場戰鬥中三苗首領被禹部弓箭射中,戰場一時雷電交加。禹趁機揮軍直取苗師,將三苗部落擊潰。此戰過後,三苗部落逐漸衰亡。[10][11]
影響
「禹征三苗」之後,有關「三苗」、「有苗」、「苗民」等稱呼在中國史籍中逐漸消失不見,三苗族群遂告瓦解。其遺裔一部被俘淪為為奴隸,另一部分仍在江漢地區繁衍生息,成為楚國人和越人的祖先。另一方面,這場戰爭進一步激化和破壞了舊的原始社會制度,直接推動了夏朝誕生和古代部族的融合。夏文化漸漸南傳至湖北地區,湖北歷史從此進入被稱為「青銅時代」的夏商周時期。[12][13][3][14]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