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穆斯坦綏爾 (法蒂瑪王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阿布·塔明·馬阿德·穆斯坦綏爾·比拉(Abū Tamīm Ma'add al-Mustanṣir bi-llāh;阿拉伯語:المستنصر;1029年7月5日—1094年1月10日),埃及法蒂瑪王朝第8代哈里發。他繼承了當代勢力最強大的穆斯林國家的統治權。他在位時期長達58年,比任何其他穆斯林統治者都長。然而在他任內,法蒂瑪王朝屢屢吃下敗仗,國力遭到決定性的挫減進入衰退。
Remove ads
窘困的哈里發
穆斯坦綏爾即位時(1036年)年僅7歲,實權先後由父王的維齊(首相)阿哈瑪德·賈賈拉伊 和母后掌控。在政敵的煽動下,國內的蘇丹人和突厥人經常爆發武裝叛亂。雖然掌權後的穆斯坦綏爾幾度御駕親征,但仍然無力改變這種狀況。
除了內亂,與東羅馬帝國以及北方新興強權塞爾柱帝國的戰爭也給王朝加重了負擔,分屬什葉派和遜尼派的兩國長年不合。拜占庭名將喬治·馬尼亞克曾多次重創法蒂瑪軍,另外在後起的蘇丹圖赫里勒·貝格、阿爾普·阿爾斯蘭的攻勢下,法蒂瑪軍更是被迫退守西奈半島,喪失了對黎凡特、也門等地區的控制,這當中以1071年「聖城」耶路撒冷的失守最具代表性,在耶路薩冷陷落後,塞爾柱軍對該城的洗劫間接引發了後來的基督教國家的十字軍東征。除了與塞爾柱人交戰失利外,穆斯坦綏爾也不敵諾曼人的騷擾,失去了西西里島及馬爾他島。
1073年,穆斯坦綏爾為打敗政敵,任命亞美尼亞將軍拜德爾·賈馬利為維齊,並將埃及的軍權私下授與他。拜德爾打敗各個軍事派別,處死許多政治家,使埃及恢復了相對的平靜和繁榮。然而,隨着實權落入拜德爾和他後任的其他軍事將領手中,法蒂瑪王朝在埃及以外地區的影響日益衰微,大部分的北非地區也在此後逐漸擺脫王朝的控制。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
公有領域出版物的文本: Chisholm, Hugh (編).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第11版).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11.
本條目包含來自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