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立春

二十四節氣之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即太陽到達黃經315°之時,在公曆每年2月3日至5日之間,斗指,表示着春天之開始。從此日一直到立夏這段期間,都稱為春季元旦標誌着新一年的開始,而立春則是真正春天的開始,也是古代所指的春節,而術數上立春亦是新一年的新開始。單純以官方史書紀年,則以正月初一為該年生肖開始。八字算命師以立春日為該年生肖開始。

更多資訊 歲, 開始 ...

數據來源:噴氣推進實驗室線上曆書系統

Remove ads

節日

農曆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首,在漢朝是重要傳統節日,又稱立春節或春節[1]

中國農村有俗語「臘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遲」。雙春年指在某一農曆年岀現了兩次立春。若沒有立春則是無春年,南方稱「盲年」,北方稱「寡婦年」。

農民節

1941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農林部在戰時首都重慶舉行的第一次全國農林行政會議上決議,定每年立春日為農民節,呈奉行政院核定公布。

習俗

迎春禮

迎春是古代立春日的重要習俗和農業禮儀,曾在中國延續近兩千年。東漢時期,在京城洛陽舉行的立春迎春稱為「迎氣」 ,是五個迎氣禮儀之一。[2]

祭春

演春

春帖子

鞭春

由古代的祭春典禮演變,大約從漢朝開始,京府與各州、縣官府會於立春前一日,於正門前東、西側放置用泥土塑造的耕人與耕牛像,藉以象徵春天來臨,提醒農民準備春耕。起初只是靜態的陳列,後來演變成「鞭打春牛」的活動,土塑的耕人被活人扮演的勾芒神所代替,勾芒神身穿綠色衣服,手執楊柳絲杖鞭打土牛,示意喚醒牛隻準備耕作,是謂「鞭春」。按照歷代風俗,官吏鞭春後,民眾會爭奪春牛身上的土片,以撒到自家田地中,冀望當年的農作物獲取大豐收。

咬春

立春當天,用餅皮包裹生菜,做成春餅春卷,大家分食,祈求身體健康,稱之為「咬春」。

立蛋

立春時湖南省的民俗遊戲是將雞蛋手扶在平面久立後,嘗試鬆手後讓蛋不倒[3][4]。有些地區也在春分端午進行立蛋遊戲。

存錢

新加坡馬來西亞坊間盛傳立春這天存錢有讓一整年都有錢進賬、財源滾滾的寓意。當地人每逢立春都會根據自己生肖所屬的吉時前往銀行進行存款。[5][6][7]

物候

  • 東風解凍:凍結於,遇春風而解,不曰春而曰者,《呂氏春秋》曰:「東方屬木。」木,火母也,火氣溫,故解凍。
  • 蟄蟲始振:蟄,藏也;振,動也;蟄藏之蟲,因春氣至而皆蘇動之矣。鮑氏曰:「動而未出,至二月乃大驚而走也。」
  • 魚陟負冰:原為魚上冰,《元史志》改為魚陟負冰。陟,升也;魚當盛寒,伏水底而逐暖,至正月陽氣至,則上游而近冰,故曰負。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