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第2號交響曲 (勃拉姆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D大調第2號交響曲,作品73,由約翰尼斯·布拉姆斯於1877年創作。與花了21年時間才完成的第1號交響曲相比,這部作品的創作期相當短。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0年11月) |
背景
勃拉姆斯在1877年夏季造訪韋爾特湖畔珀查赫時,開始着手第2號交響曲的寫作,彼時他仍忙於第1號交響曲的鋼琴四手聯彈改編[1]。由克拉拉·舒曼的信上可得知,第1樂章在9月24號已經完成[1]。10月3日,勃拉姆斯在鋼琴上演奏第1樂章,克拉拉在日記中記道:「比起第1號交響曲的第1樂章,這個樂章更加具有原創性。他亦演奏了部分的第4樂章,同樣令我感到滿意。這首溫暖、巧筆的作品將會較第1號交響曲得到更大的成功。」[1]
原先,勃拉姆斯計劃在首演前使用柏林的一個中學生樂團進行排練,但這個規劃並沒有成真[1]。1877年12月30日,漢斯·里希特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完成了此曲的首演。沃爾特·弗里施指出,首演原定於12月9日舉行,但「諷刺的是,(由於)樂手們太忙於學習理查德·瓦格納的《萊茵的黃金》,所以不得不推遲。」[2] 事實上,則是抄譜員無法在期限內完成分譜的製作,而導致了首演時間的改動[1]。
1878年1月10日,作曲家本人在萊比錫亦指揮了第2號交響曲演出,這次演出的評價稍遜於維也納的首演。在1月13日致樂譜商弗里茨·西姆羅克的信上,甚至討論了是否應該重譜第1樂章的想法,不過最後沒有實踐[1]。相較於此,第3樂章則是自一開始便受到歡迎,在許多場合都被要求加演。
本曲的總譜與鋼琴四手聯彈改編譜皆由勃拉姆斯親自校訂,西姆羅克印行,於1878年6月及7月分別出版。
分析
這部作品時長一般為40到50分鐘,共四樂章:
- 勿太過的快板(Allegro non troppo)
- 適中的慢板-保持速度且優雅(Adagio non troppo-L'istesso tempo, ma grazioso)
- 優雅的稍快板,接近小行板速度-不過促的急板(Allegretto grazioso, quasi andantino-Presto ma non assai)
- 富精神的快板(Allegro con spirito)
這部作品的配器包括2支長笛,2支雙簧管,2支單簧管,2支巴松管,4支法國號,2支小號,3支長號,低音號,定音鼓和弦樂器組。
軼事
參考資料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