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第22裝甲師 (德國國防軍)
德國國防軍的一個裝甲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第22裝甲師(德語:22. Panzer-Division),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德國的一個裝甲師。該裝甲師在1941年9月於法國成立。1942年3月,該裝甲師被調往東部戰線,與蘇軍交戰,為最後一個配備捷克製造的LT-38坦克的裝甲師。該師大部分軍隊毀於史太林格勒戰役,最終於1943年3月解散,剩餘部隊併入第23裝甲師[1]。
Remove ads
歷史
該師在1941年9月25日成立於法國,最初只配備了過時的捷克、法國和德國的坦克。[2]
第22裝甲師於1942年2月被派往東部戰線。同年3月20日慘遭襲擊,該師損失約三分之一的武裝力量,後來參與了曼施坦因的克赤半島戰役。1942年5月,該師被派往烏克蘭北方哈爾科夫地區,於1942年夏季在頓河河灣展開對蘇軍的攻勢,史稱「史太林格勒戰役」,於7月中參與羅斯托夫戰役。[3]
第22裝甲師與羅馬尼亞第1裝甲師(配備同樣過時的R2坦克,LT-35坦克的衍生型)組成第48裝甲軍,其任務為保護第6軍團北翼。
1942年11月19日,德軍展開了天王星行動。後來蘇軍進行大規模的反攻,並包圍了第6軍團和第4裝甲軍團的大部分部隊,摧毀了第48裝甲軍,其中也包括第22裝甲師。該師的大多數坦克於防空洞中停放了一段時間,並用稻草進行保護以必免結冰。當坦克被要求一同對蘇軍的出擊時,許多坦克無法啟動,因老鼠於稻草中尋求庇護,並啃食坦克中的電線,導致其電力系統受損,也因先前的部署過於零散,以致該師用於支撐羅馬尼亞防線的能力受到影響。[3]
1942年11月19日至22日之間,該師於蘇聯的佩特沙尼城鎮中,與蘇軍發生武裝衝突,第22裝甲師在其衝突當中幾乎被蘇軍所殲滅,其餘倖存士兵向西南方逃離,並穿越奇爾河,加入各個臨時組建的德軍戰鬥群。與其一同戰鬥的羅馬尼亞第1裝甲師也損失近六成的武裝力量,僅剩的84輛R-2坦克中,只有19輛成功渡過奇爾河。
1943年2月9日上級下達解散命令,根據頓河集團軍的指示,該師的殘部將編入第6裝甲師,其餘部隊將於2月11日到該師的指揮所報到。3月1日,第22裝甲師宣告解散[3]。同日,其補給部隊編入步兵第79師。
兩天後,第22裝甲師剩餘的戰鬥群被直接編入第17軍,領導新部隊的任務再次委託給伯格斯塔勒少校。該戰鬥群後來在第17軍的領導下在北頓涅茨河、第聶伯河和米烏斯河上作戰。4月6日至8日期間,伯格斯塔勒的部隊也被解散,其成員被用來組建後來的第23裝甲師。
人物
以下是第22裝甲師的歷任師長[4]:
- 威廉·馮·阿佩爾中將(1941年9月25日-1942年10月7日)[5]
- 赫爾穆特·馮·德·謝瓦萊里中將(1942年10月7日-1942年11月1日)
- 艾伯哈德·羅特中將(1942年11月1日-1943年3月4日)
曾在第22裝甲師服役的知名人物有:
- 赫爾曼·馮·奧佩爾恩-布羅尼科夫斯基(1899-1966年),1936年夏季奧運會金牌得主,德國的裝甲部隊指揮官
- 弗朗茨·約瑟夫·施特勞斯(1915-1988年),基社盟政治家
- 赫伯特·齊默爾曼(1917-1966年),二戰後德國著名足球比賽廣播評論員
所獲獎項
作戰部門
- 參謀部:
- 第22摩托化步兵旅(Schützen-Brigade 22)
- 第129摩托化步兵團(Schützen-Regiment 129)
- 第140摩托化步兵團(Schützen-Regiment 140)
- 第24摩托步槍營(Kradschützen-Bataillon 24)
- 第204裝甲團(Panzer-Regiment 204)
- 第140炮兵團(Artillerie Regiment 140)
- 第140自走炮營
- 第22裝甲偵察營 (Panzer-Aufklärungs-Abteilung 22)
- 第50工兵營(Pionier Bataillon 50)
- 第140通訊營(Nachrichten Abteilung 140)
- 第140後勤補給營(Versorgungstruppen 140)
- 第140野戰營
- 參謀部:
- 第22摩托化步兵旅(Schützen-Brigade 22)
- 第129摩托化步兵團(Schützen-Regiment 129)
- 第140摩托化步兵團(Schützen-Regiment 140)
- 第24摩托步槍營(Kradschützen-Bataillon 24)
- 第204裝甲團(Panzer-Regiment 204)
- 第140炮兵團(Artillerie Regiment 140)
- 第22裝甲偵察營 (Panzer-Aufklärungs-Abteilung 22)
第140裝甲獵兵營(Panzerjäger Abteilung 140)
- 第50工兵營(Pionier Bataillon 50)
- 第140通訊營(Nachrichten Abteilung 140)
- 第140後勤補給營(Versorgungstruppen 140)
- 參謀部:
- 第204裝甲團(Panzer-Regiment 204)
- 第129裝甲擲彈兵團(Panzergrenadier-Regiment 129)
- 第140裝甲擲彈兵團(Panzergrenadier-Regiment 140)
- 第289防空炮兵師(Heeres-Flak-Artillerie-Abteilung 289)
- 第140自走炮團(Panzer-Artillerie-Regiment 140)
- 第140裝甲偵察營(Panzer-Aufklärungs-Abteilung 22)
- 第140裝甲工兵營(Panzer-Pionier-Bataillon 140)
- 第140裝甲通訊營(Panzer Nachrichten Abteilung 140)
- 第140裝甲後勤部隊(Panzer-Versorgungstruppen 140)
參見
延伸閱讀
- Beevor, Antony (1998). Stalingrad: The Fateful Siege: 1942–1943. New York: Viking, 1998 (hardcover, ISBN 0-670-87095-1);London: Penguin Books, 1999 (paperback, ISBN 0-14-028458-3).
- Craig, William (1973). Enemy at the Gates:the Battle for Stalingrad. New York:Penguin Books (ISBN 0-14-200000-0).
- Metelmann, Henry (2001). Through Hell for Hitler. Havertown PA:Casemate Books (paperback, ISBN 1-932033-20-3).
- Schroter, Heinz (1958). Stalingrad. New York:Ballantine.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