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1976年日本眾議院選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第34屆日本眾議院議員總選舉於昭和51年(1976年)12月5日。由於選舉之前洛歇事件被揭發,引起日本政壇很大的震蕩,所以這次選舉被通稱為洛歇選舉。執政自民黨大敗,內閣總理大臣三木武夫為此辭職。這次大選是日本現行憲法實施以來首次於眾議院4年會期屆滿以後舉行。
背景
由椎名裁定上台的三木武夫上任後致力於凈化政治,打擊金錢政治和選舉腐敗,他提出修改「選舉二法」(《政治資金規正法修正案》和《公職選舉法修正案》),雖然革新政治獲得輿論和民眾的普遍好評,但是卻觸動了自民黨的根本利益,以田中派和大平派為首竭力反對「選舉二法」的修訂,在強大的黨內壓力下,企業獻金非但未能禁止,而且愈演愈烈。
《禁止壟斷法》的修正案的提出使三木得罪黨內更多的勢力,三木內閣提出的修訂方案要求加強對壟斷企業的限制,增加大企業行為的公正、公開性。不過財界和黨內主流派猛烈抨擊三木這項政策,認為石油危機對日本經濟熬成沉重打擊的時刻,限制企業收益會削弱企業的活力和國際競爭力。這項議案最終也被廢棄。
三木連串政策的失敗使他在黨內樹敵眾多,連當初指定他為首相的自民黨元老椎名悅三郎也開始公開指責三木。
1976年2月由美國參議院揭發的洛歇事件給日本政界帶來極大的沖擊,前首相田中角榮也牽涉在案。三木打算借機打擊田中派,以此掌握黨內事務的主動權,他要求嚴肅徹查此案,並要求美方協助調查。
三木對待洛歇事件的強硬態度令黨內的主流派感到憤怒。副總裁椎名親自發起了「倒三木」的運動,他與田中角榮、福田赳夫、大平正芳聯合,就「三木首相引退」達成共識。三木馬上做出反擊,藉助輿論的力量強調他徹查洛歇事件的使命以及抨擊椎名的用意。椎名加緊聯合黨內實力派,但是由於輿論的壓力,運動不得不停息。
6月,案件取得重大進展。包括田中角榮在內的自民黨大批重要人物被捕。不過田中的被捕沒有能夠平息反三木派,反而令黨內反三木派團結一致要求打倒三木,除了三木派和中曾根派的各派閥組成「舉黨體制確立協議會」(舉黨協),收集了自民黨三分之二以上國會議員的簽名要求三木下台。不過三木依然強硬回應,再一次利用媒體輿論幫助自己造勢,他要求馬上召集臨時國會,並且在國會結束後進行大選。
「舉黨協」的倒閣運動雖然又暫時告息,但是反三木派已經志在必得。10月,福田赳夫和大平正芳就權力度分配和首相之位的繼承問題達成協議(大福密約),「舉黨協」推舉福田為下任黨總裁。與此同時,三木只能寄望於這次大選能夠取得270席以上的成績,才能保住首相職位,不過財界已經對三木十分反感,選舉中,自民黨籌集到的資金不足上次大選的一半。
Remove ads
選舉數據
- 三木內閣(第66代)
- 任期屆滿
- 1976年(昭和51年)12月9日
- 1976年(昭和51年)12月5日
- 511
- 中選舉區制
選舉結果

獲得議席數:249議席
獲得議席數:123議席
獲得議席數:55議席
獲得議席數:29議席
獲得議席數:17議席
獲得議席數:17議席
21議席
當選議員
自民黨 社會黨 公明黨 民社黨 共產黨 新自由俱樂部 無黨籍
後續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