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第46屆金鐘獎
臺灣電視節目獎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第46屆金鐘獎是2011年台灣電視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表揚2011年度傑出的台灣藝人,主題為「數位金鐘·匯流100」。頒獎典禮於台灣時間2011年(民國100年)10月21日19點在台北市國父紀念館舉行,由陶晶瑩擔任主持人,星光大道主持人則由聶雲與楊千霈擔任。該屆頒獎典禮由中國電視公司執行製播,王鈞擔任製作人,中視主頻、中視綜藝台、中天娛樂台、中天亞洲台、中天北美台、HiHD、Astro AEC、星和都會台現場直播(除HiHD以外,其餘各頻道皆於17點30分直播星光大道)。
![]() |
Remove ads
電視類入圍暨得獎名單
下列之標記為該獎項得獎者。[1]
得獎者 | 頒獎嘉賓 | |
![]() |
黃義雄 | 吳敦義 |
多項入圍與得獎統計
獲得之獎項以粗體標示。
典禮表演
電視金鐘獎評審名單
主任委員:李遠
- 教育文化集類:朱曙明、王育敏、馬雨沛、郜瑩、陳藹玲、黃美鴻、游乾桂
- 節目行銷、頻道廣告類:鄭自隆、王正明、朱詣璋、李烈、余湘、黃文博、詹偉雄
製作團隊
- 主辦單位:行政院新聞局
- 承辦單位:中國電視公司
- 總監製:李泰臨
- 督導:陳車、郭人傑、彭澤惠
- 總策劃:劉殷榮、賴丕遠
- 統籌:邱心怡、張青齡
- 監製:林如瑩、連銘泉、蔡淑鈴、林美英
- 策劃:唐與璿、賴凱瑞
- 行銷統籌:廖祐德
- 公關統籌:吳思漢
- 票務統籌:陳盈紡
- 製作人:王鈞、李慧蘭、焦志方
- 製作團隊:頤和製作、全能製作
- 音樂總監:陳建寧
- 舞蹈總監:張勝豐
- 音樂統籌:林尚德
- 音樂協力:陳俊男
- 配樂編曲:郭偉聰
- 表演編曲:陳飛午、黃雨勳、郭偉聰
- 旁白:德仔
- 現場樂隊:孔鏘
- 行政協調:鄭志忠、戴大益、李懿文、徐秋華、蘇義雄、陳俊峰、莊幼圭、丁怡媛、蘇慧玲、桑道仁、林志展、江宗原
- 舞台設計:FREES、馮建彰、賴德欽
- 燈光設計:施皓哲、呂建邦
- 硬件總統籌:聯立
- 舞台工程:城鎮舞台
- 燈光工程:神翼燈光
- 音響工程:聯立音響
- 視訊工程:神樺科技
- 轉播工程:公共電視、中視工程部
- 電力設備:助盛電力
- 技術指導:許達偉、陳育仁、陳志銘、陳英麟、游正龍、黃月俊
- 視訊:林宏銘、吳慶和、陳怡和、郭雅雲、闕昀澤、廖振甫、陳學傑、謝政權
- 攝影:吳清俊、林建廷、周亮宇、侯昆璋、邱鴻霖、廖晟植、陳柏全、何崑地、李宣政、吳睿傑、胡國偉、吳孝培、覃國昌、梁勇光、揭皓葳、王智田、張志彥、黃政光
- 攝影助理:陳品豪、賴昱維、羅凱元、孫裕凱、簡柏顥、楊翔富、陳嘉宏、陳佑睿、陳鎧翔
- 成音:蔡振隆、林精輝、蔡武昌、黃僑強
- 成音助理:熊宏榮、莊家豪
- 燈光:王漢章、蔡昇潤、張哲維、賴俊誠
- 字幕:吳令瑋、劉瑞蘭、朱多芬、陳曉詩、敬文翔、陳膺任、王辰方
- 錄影工程:侯孝光、林棟樑、郭金榮
- 後製工作:林正鑫、胡楠偉
- 視覺設計:謝如華、徐逸儒、吳秉諭、蔣蕓瞳、劉穎錚、吳文貴
- 現場指導:賴宣甫、鄭洛華、蔡昌倫、范博清
- 助理導播:齊子槥、李欣雨
- 導播:劉應鐘、楊少驊、傅慧芬、茅興中、鍾宜瑩、陳振閣、孫怡芬
- 媒體協辦:中天電視公司、中國時報、時報資訊、時報周刊、愛女生、蝦皮市集、雅虎奇摩、好事聯播網、亞洲電台、亞太電台、飛揚調頻89.5
- 製作公司:中國電視公司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