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約翰·歐蘇利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約翰·路易斯·歐蘇利文(英語:John Louis O'Sullivan,1813年11月15日—1895年3月24日)是一位美國專欄作家、編輯和外交官,他在1845年創造了「昭昭天命」一詞,推動了美國吞併德克薩斯和俄勒岡鄉域[註 1]。歐蘇利文是當時有影響力的政治作家和民主黨倡導者,並在富蘭克林·皮爾斯總統執政期間擔任美國駐葡萄牙大使。
Remove ads
早年生活和教育
約翰·路易斯·歐蘇利文出生於1813年11月15日,父親是約翰·托馬斯·歐蘇利文,一位愛爾蘭裔美國外交官和船長,母親是英國淑女瑪麗·羅莉。據傳他出生在直布羅陀海岸附近的一艘英國軍艦上。[2]歐蘇利文的父親是歸化的美國公民,曾擔任美國駐柏柏裏海岸的領事[3][4]。
職業生涯
1837年,歐蘇利文在華盛頓創辦了《合眾國期刊與民主評論》,並擔任編輯。該雜誌提倡更為激進的積遜式民主和民主的美國文學事業。該雜誌出版了一些著名的美國作家的作品,包括納撒尼爾·霍桑、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亨利·戴維·梭羅、約翰·格林里夫·惠蒂埃、威廉·卡倫·布萊恩特和沃爾特·惠特曼。歐蘇利文是紐約州議會中一位激進的改革者,他領導了廢除死刑的運動,但沒有成功。到1846年,投資者對他糟糕的管理感到不滿,他失去了對雜誌的控制權。[5]
歐蘇利文創造了「昭昭天命」一詞來為美國擴張主義辯護,並參與了將古巴併入美國的運動。他協助納西索·洛佩斯將軍組織了兩次對古巴的掠奪,企圖將古巴從西班牙統治下解放出來。結果,他分別於1850年在新奧爾良聯邦法院和1851年在紐約與其他同謀者一起被控違反《中立法》。第一起案件因三名陪審團無法達成一致意見而撤訴告終。第二起案件於1852年3月開庭審判,歐蘇利文被宣判無罪。[6]
歐蘇利文反對美國內戰的到來,希望能夠通過和平方式解決爭端,或者和平地將南北分離。戰爭爆發時,在歐洲的歐蘇利文成為邦聯的積極支持者。歐蘇利文寫了許多宣傳邦聯事業的小冊子,並試圖從瑞典為邦聯海軍獲得裝甲艦。他認為總統的權力過大,各州的權利需要得到保護,以免受到中央政府的侵犯。儘管他早些時候支持「自由土地」運動,但現在他為奴隸制制度辯護,寫道「黑人和白人不能和諧相處」。他的行為讓包括霍桑在內的一些老朋友大失所望。在內戰接近尾聲時,歐蘇利文呼籲他的南方「戰友」焚燒列治文,表示「讓每個人都放火燒毀自己的房子」。1879年,歐蘇利文從歐洲返回紐約,在那裏他一直過着默默無聞的生活,直到1895年去世。[7]
Remove ads
相關條目
- 青年美國運動
註釋
參考資料
擴展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