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羅德尼·埃文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羅德尼·埃文斯(Rodney Evans,1971年—)是一位居住在紐約市的美國電影製作人和講師。埃文斯出生於布魯克林,在皇后區長大。[1]他於1993年獲得布朗大學現代文化和媒體藝術學士學位 ,並於1996年從加州藝術學院獲得了電影製作藝術碩士學位。[2]
2004年,他製作了自己的第一部長篇電影《兄弟情深》(Brother to Brother) ,講述了一位年輕的黑人同性戀者在哈萊姆文藝復興時期遇到一位倖存者時所面臨的挑戰。[3]《兄弟情深》在2004年聖丹斯電影節上獲得戲劇評審團特別獎,並在其他電影節中獲獎,如Outfest,Roxbury電影節和西雅圖同性戀電影節。[2]
2008年,埃文斯獲得了古根海姆獎學金(Guggenheim Fellowship)和創意資本基金會(Creative Capital Foundation Grant)的資助。2009年,埃文斯製作了一部紀錄片短片《比利和亞倫》(Billy and Aaron),講述了爵士音樂家比利·斯特雷霍恩(Billy Strayhorn)在1940年代作為同性戀者的經歷。這部電影是2010年翠貝卡電影節的正式入圍影片。[4]
2013年,他發布了自己的第二部故事片《快樂的悲傷》(The Happy Sad),這部電影是根據肯·厄本(Ken Urban)的戲劇改編的,講述了布魯克林兩對截然不同的年輕夫婦決定探索性別和性的界限。[5][6]這部電影在IFC中心和聖丹斯電影院(Sundance Cinemas)首映。
Remove ads
影視作品
- The Unveiling (1996)
- Close to Home (1998; short film)
- Two Encounters (1999; short film)
- Brother to Brother (2004)
- Billy and Aaron (2010; short film)
- The Happy Sad (2013)
- Daydream (2014)
- Persistence of Vision (2016)
- Vision Portraits (2019)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