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羅蓮·比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羅蘭·比歌
Remove ads

羅蓮·比歌(英語:Lauren Bacall,1924年9月16日—2014年8月12日),原名貝蒂·瓊安·佩爾斯克(Betty Joan Perske),是一位美國電影舞台演員模特兒作家,以其低沉性感的嗓音聞名於荷里活內外。曾兩度贏得東尼獎最佳音樂劇女主角,亦因在《離譜戀曲英語The Mirror Has Two Faces》(The Mirror Has Two Faces)中的演出獲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電影女配角金球獎最佳電影女配角,更是金球獎施素德美獎奧斯卡榮譽獎得主。

快速預覽 羅蓮·比歌Lauren Bacall, 女演員 ...
快速預覽 中國大陸, 港澳 ...

2014年8月12日,羅蓮·比歌因中風過世,終年89歲[1][2][3][4]

Remove ads

生平

1941年,羅蓮·比歌在紐約美國戲劇藝術學院學習,並曾與同學卻·德格拉斯約會[5]。她在聖占士劇院(St. James Theatre)擔任劇院引座員,並在百貨公司擔任時尚模特兒。

1942年,17歲的比歌在百老匯首次亮相,在劇目《強尼2x4》中擔任龍套演員。那時,她和母親住在銀行街75號,並於1942年榮獲格林威治村小姐稱號[6]。比歌以少女時裝模特登上了《時尚芭莎》雜誌的封面,並登上了《Vogue》等雜誌的封面。《生活》雜誌1948年的一篇文章形容她「擁有貓一樣的優雅,一頭黃褐色的金髮,一雙藍綠色的眼睛」[7]

雖然人們常說是戴安娜·佛里蘭發現了比歌,並讓她登上了《時尚芭莎》(Harper's Bazaar),但實際上是尼古拉斯·德·岡茨堡(Nicolas de Gunzburg)把比歌介紹給了弗里蘭。他第一次見到白考爾是在紐約一家名為托尼的俱樂部,德·岡茨堡建議比歌第二天去他在《時尚芭莎》的辦公室。然後,他把比歌介紹給了弗里蘭,弗里蘭安排路易絲·達爾-沃爾夫(Louise Dahl-Wolfe)用柯達克羅姆膠捲為比歌拍攝了1943年3月刊的封面[8]

《時尚芭莎》的封面引起了荷里活監製兼導演侯活·鶴士的妻子「斯利姆」·基斯(Slim Keith)的注意[9]。「斯利姆」·基斯敦促丈夫邀請比歌參加他即將上映的電影《江湖俠侶》(To Have and Have Not)的試鏡。霍克斯請秘書尋找更多關於比歌的信息,但秘書誤解了,給比歌寄了一張去荷里活試鏡的機票[10]

Remove ads

荷里活

在荷里活認識羅蓮·比歌後,侯活·鶴士立即與她簽下了一份為期七年、週薪100美元的合約,並開始親自操刀她的演藝生涯。他把比歌的名字改為羅蓮(Lauren),而她則選擇了比歌(Bacall)作為自己的銀幕姓氏,這是她母親娘家姓氏的變體。斯利姆·霍克斯也悉心照料羅蓮·比歌,為她打造時尚的服裝,並在優雅、禮儀和品味方面給予她指導。在霍克斯的建議下,羅蓮·比歌接受了一位聲樂教練的訓練,讓她用更低沉的聲音說話,而不是她平時尖銳、帶有鼻音的聲音。

作為訓練的一部分,羅蓮·比歌被要求每天連續數小時高聲吟誦莎士比亞的詩句。大多數評論家認為她的聲音像「沙啞、性感的咆哮」和「喉嚨發出的咕嚕聲」。羅蓮·比歌身高5英尺8英寸(1.74米),對於當時的女演員來說算是相當高,比堪富利·保加還高半英寸。

羅蓮·比歌在1944年的電影《江湖俠侶》(To Have and Have Not)的試鏡非常緊張,為了盡量減少顫抖,她把下巴抵在胸前,面對鏡頭,眼睛向上微微上揚。 [28] 這種效果後來被稱為「眼神」,與她性感撩人的嗓音一起成為了羅蓮·比歌的另一個標誌性特徵。羅蓮·比歌在片中的角色使用了斯利姆·霍克斯的暱稱「斯利姆」,而鮑嘉則使用了侯活·鶴士的暱稱「史蒂夫」。根據羅蓮·比歌說法,兩人在片場一拍即合。開拍幾週後,她和鮑嘉(當時鮑嘉與梅奧·梅索特的婚姻並不幸福)開始了一段戀情。羅蓮·比歌在劇本中的角色最初要小得多,但在製作過程中,這個角色經過了多次修改和擴展。

《江湖俠侶》上映後,羅蓮·比歌一夜成名,她的表演成為明星形象的基石,並延伸至整個流行文化領域,甚至影響了時尚界、電影製作人和其他演員。 華納兄弟公司進行了大規模的行銷活動來推廣這部電影,試圖將羅蓮·比歌打造成電影明星。作為公關活動的一部分,羅蓮·比歌於1945年2月10日造訪了華盛頓特區的國家新聞俱樂部,並坐在鋼琴上聆聽副總統哈里·S·杜魯門的演奏。

《江湖俠侶》之後,羅蓮·比歌與查理士·杯亞合作演出了《神秘代理人》(1945年),但該片評價不佳。她認為自己選角非常失敗,這部電影可能會對她的職業生涯造成相當大的傷害。但她接下來在霍克斯執導的黑色電影《夜長夢多》(1946年)中與鮑嘉聯袂主演,飾演神秘、尖酸刻薄的薇薇安·拉特利奇,迅速讓她的職業生涯復甦。《夜長夢多》奠定了羅蓮·比歌作為黑色電影偶像的地位,並在她餘下的職業生涯中一直與黑色電影緊密相連。 她經常演出各種版本的薇薇安,這些角色都是獨立而性感的蛇蠍美人形象的變體。正如電影學者喬·麥克爾哈尼所描述的:「薇薇安幾乎完全掌控了動作和姿態。她從不匍匐前進。」

羅蓮·比歌拒絕了她覺得沒意思的劇本,因此獲得了難以應付的名聲。然而,她在1950年代演出了一系列獲得好評的電影,進一步鞏固了她的明星地位。 比歌與加利·谷巴合作演出了《妬火情燄》(1950年),並在與卻·德格拉斯、多麗絲·戴和霍吉·卡邁克爾共同主演的爵士音樂劇《雙鳳爭鸞》(1950年)中飾演了一個雙面蛇蠍美人。1951年至1952年,羅蓮·比歌與鮑嘉合作主演了聯合動作冒險廣播劇《大膽冒險》。

Remove ads

演出作品

電影

更多資訊 年份, 片名 ...
Remove ads

短片

  • 1955 Motion Picture Theatre Celebration(1955)
  • Amália TraídaAmália Betrayed)(2004)

電視

  • 名人猜猜看英語What's My Line?What's My Line?(1953)
  • 監製展示英語Producers' ShowcaseProducers' Showcase:《化石森林》The Petrified Forest(1956)
  • 歡樂的精靈英語Blithe Spirit (play)Blithe Spirit(1956)
  • 掌聲英語Applause (musical)Applause(1973)
  • Perfect Gentlemen(1978)
  • Lions, Tigers, Monkeys and Dogs (Rockford Files)(1979)
  • Dinner at Eight(1989)
  • A Little Piece of Sunshine(1990)
  • 肖像畫英語The Portrait (1993 film)The Portrait(1993)
  • The Parallax Garden(1993)
  • 神探可倫坡》: Columbo: It's All in the Game(1993)
  • 巴茲爾弗蘭維勒太太的混亂檔案英語From the Mixed-Up Files of Mrs. Basil E. Frankweiler (1995 film)From the Mixed-Up Files of Mrs. Basil E. Frankweiler(1995)
  • 6th PBS ident英語PBS idents6th PBS ident(1996)as announcer
  • 7th PBS ident(1998)as announcer; older woman in red shirt
  • 女富豪的秘密生活英語Too Rich: The Secret Life of Doris DukeToo Rich: The Secret Life of Doris Duke(1999)
  • 黑道家族The Sopranos(2006)
  • 神奇寵物救援隊英語Wonder PetsWonder Pets(2009)special guest voice [11]
Remove ads

主要舞台演出

  • January Two by Four (1942)
  • Goodbye Charlie (1959)
  • Cactus Flower (1965)
  • 掌聲英語Applause (musical)Applause(1970)
  • V.I.P. Night on Broadway (1979) (benefit concert)
  • Woman of the Year (1981)
  • Angela Lansbury: A Celebration (1996) (benefit concert)
  • Waiting in the Wings (1999)

著作

  • By Myself (1978)
  • Now (1994)
  • By Myself and Then Some (2005)

提名與獲獎

提名
  • 1977 英國影藝學院電影獎最佳女主角獎 – 神槍手
  • 1997 英國影藝學院電影獎最佳配主角獎 – 離譜戀曲
  • 1997 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離譜戀曲
  • 荷里活星光大道(實址1724 Vine Street)上有一顆星。

參考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