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耶路撒冷歷史大事年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以下為耶路撒冷歷史大事年表。在這座城市漫長的歷史中,耶路撒冷兩次被摧毀,23次被圍攻,52次受攻擊,44次被佔領或重新奪回。 [1]

古代時期

迦南的和埃及新王國時期

古代以色列王國時期

新亞述和新巴比倫帝國時期

Thumb
 紐倫堡編年史中描述巴比倫摧毀耶路撒冷的插圖

古典時期

Remove ads

希臘化時期(托勒密王朝 / 塞琉古帝國) 

哈斯蒙尼王國

羅馬時期早期

羅馬時期後期

Thumb
哈德良統治下的羅馬帝國達到鼎盛時期,圖中顯示了公元125年羅馬軍團的部署位置。

羅馬帝國在當地建立了殖民地愛利亞加比多連

古典時代晚期

拜占庭時期

中世紀時期

正統哈里發、倭馬亞與阿拔斯王朝時期

法提瑪王朝時期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建立的耶路撒冷王國(1099–1187)

阿尤布王朝和第二次十字軍東征

近代早期

奧斯曼帝國時期早期

1683年的奧斯曼帝國版圖,包括耶路撒冷

近現代時期

奧斯曼帝國晚期

英國託管時期

以色列和約旦分治時期

現代以色列國時期

  • 6月6日:彈藥山戰鬥在東耶路撒冷發生
  • 6月7日:以色列國防軍佔領耶路撒冷老城
  • 6月10日:為修建西牆廣場,老城摩洛哥區的135棟房屋和Al-Buraq清真寺被拆毀
  • 6月28日:以色列宣告耶路撒冷統一,宣佈所有宗教的信徒可自由進入老城各自聖地

新世紀下的耶路撒冷

  • 2017年12月6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5][6]基於耶路撒冷大使館法案[7],不簽署中止令,啟動美駐以使館遷往耶路撒冷的進程。美國在中東的盟國警告,這一舉動可能引發大範圍動盪。[8]這將是美國總統首次作出這一表態,引發中東多國強烈反對。中東多國警告,此舉可能引發「危險後果」,破壞巴以和平進程。美國和以色列在宣佈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後,Yandex英文版和谷歌在地圖搜索結果中將耶路撒冷顯示為以色列的首都[9]
Thumb
2017年12月21日聯合國 A/ES-10/L.22 號決議,藍色國為否定美國立場,橘色未出席,綠色棄權,紅色為贊同
2017年12月21日聯合國提出 A/ES-10/L.22 號決議表決,投票前美國政府發出大規模威脅,凡是投反對美國立場票的國家將中斷經援,並「記下名字」威脅日後報復,[10]該決議草案強調,耶路撒冷的地位問題必須通過徹底的協商與談判解決,任何單方國家的政策都沒有強制力,任何改變耶路撒冷現狀地位或人口形勢的決定與行動將沒有法律約束、無法生效以及必須回歸原狀。投票結果[11]128票贊成、9票反對、35票棄權,9票贊成中扣除美以自己,只有若干太平洋島國和非洲小國贊成,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除了美國外其餘四國反對,之後美國動用否決權,並表示本身的遷移使館會執行下去。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