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耶路撒冷歷史大事年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以下為耶路撒冷歷史大事年表。在這座城市漫長的歷史中,耶路撒冷兩次被摧毀,23次被圍攻,52次受攻擊,44次被佔領或重新奪回。 [1]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7年3月4日) |
![]() | 此條目的引用需要清理,使其符合格式。 (2017年3月3日) |
古代時期

古典時期
-
公元前15世紀,疆域達到極盛的埃及新王國
-
公元前830年的黎凡特,顯示耶路撒冷
-
極盛時期的新亞述帝國
-
大流士三世統治下的阿契美尼德帝國
-
公元前30年–前6年,奧古斯都大帝時期的羅馬帝國疆域
-
公元前63年的龐培在聖殿山(讓·富凱繪,1470–1475)
-
耶穌在聖殿山(喬瓦尼·保羅·潘尼尼,1750年)
-
耶路撒冷被羅馬軍團圍攻,公元70年(大衛·羅伯茲,1850 年)
-
伊普蘇斯戰役前的繼業者王國及其他王國,約公元前303年
-
塞琉古帝國,約公元前200年
-
莎樂美·亞歷山德拉統治時期,哈斯蒙尼王國的疆域達到極盛
-
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後的歐洲形勢
-
海倫娜皇太后發現真十字架(意大利手稿,約825年)
-
馬達巴地圖描繪了六世紀的耶路撒冷
-
倭馬亞王朝統治下哈里發的擴張穆罕默德統治下的擴張,622–632年正統哈里發時期的擴張,632–661年倭馬亞王朝時期的擴張,661–750年
-
1180年,耶路撒冷的十字軍國家
-
1493年《紐倫堡編年史》中的耶路撒冷木版畫插圖
-
薩拉丁死後,阿尤布王統治耶路撒冷,1193年
-
馬木路克王朝(1250–1382)
-
法提瑪王朝極盛時期的疆域
-
阿拔斯王朝失去軍事統治地位後各個事實上獨立的酋長國的不合時宜的地圖(約950年)
-
1883年的耶路撒冷
-
1887–1888年重組後,耶路撒冷的「獨立」省份 位於黎凡特奧斯曼帝國行政區劃內
-
賽克斯-皮科協定中提出的法國和英國的影響和控制區
-
1917年12月11日,阿倫比將軍步行進入老城表達對聖城的敬意
-
今日聖殿山,西牆在岩石圓頂清真寺前方
Remove ads

羅馬帝國在當地建立了殖民地愛利亞加比多連。
古典時代晚期
中世紀時期
- 637年:歐瑪爾·本·赫塔卜佔領耶路撒冷。
- 法提瑪王朝極盛時期的疆域佔領耶路撒冷。
近代早期
1683年的奧斯曼帝國版圖,包括耶路撒冷
近現代時期
- 1947–1948;英國託管的巴勒斯坦發生內戰。
- 1948:第一次中東戰爭
- 1967年6月5日–11日:六日戰爭。
- 6月6日:彈藥山戰鬥在東耶路撒冷發生
- 6月7日:以色列國防軍佔領耶路撒冷老城
- 6月10日:為修建西牆廣場,老城摩洛哥區的135棟房屋和Al-Buraq清真寺被拆毀
- 6月28日:以色列宣告耶路撒冷統一,宣佈所有宗教的信徒可自由進入老城各自聖地
- 2017年12月6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5][6]基於耶路撒冷大使館法案[7],不簽署中止令,啟動美駐以使館遷往耶路撒冷的進程。美國在中東的盟國警告,這一舉動可能引發大範圍動盪。[8]這將是美國總統首次作出這一表態,引發中東多國強烈反對。中東多國警告,此舉可能引發「危險後果」,破壞巴以和平進程。美國和以色列在宣佈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後,Yandex英文版和谷歌在地圖搜索結果中將耶路撒冷顯示為以色列的首都[9]。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