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聯合國會員國列表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聯合國會員國聯合國大會的正式成員,在聯合國大會中擁有平等的代表權。截至2024年,聯合國一共有193個會員國。

原則上,只有主權國家可以成為聯合國會員國,今日聯合國的193個成員國皆是主權獨立國家。不過,在聯合國初創時,菲律賓印度這2個創始會員國尚未從他們的殖民母國獨立,白俄羅斯烏克蘭蘇聯加盟共和國。而美國聯合國成立之初也爭取到了與蘇聯對等的增加兩個席位的權利,卻因無法在當時的48個州[註 1]中選出兩個州而擱置此事。如今,美國國務院網站在介紹聯合國的創建過程時,依然聲稱「美國至今仍保留在適當時候增加兩個聯合國代表席位的權利」。加拿大澳大利亞則當時仍被視為大英帝國的一部分,仍未完全從英國獨立。

由於所有欲申請成為會員的國家必需通過安全理事會和大會的批准,部份依照《蒙特維多國家權利義務公約》可視為主權國家的政治實體,因為聯合國不承認他們的主權、缺乏國際普遍承認、或是遭受特定成員國的反對,導致這些國家沒有辦法成為聯合國的會員。

  1. 凡其他愛好和平之國家,接受本憲章所載之義務,經本組織認為確能並願意履行該項義務者,得為聯合國會員國。
  2. 准許上述國家為聯合國會員國,將由大會經安全理事會之推薦以決議行之。
——《聯合國憲章·第二章·第四條》

國際組織非政府組織以及那些主權地位沒有明確定義的政治實體,只能成為聯合國大會觀察員。觀察員可以在大會上發言,但是不能參與投票。

Remove ads

現任會員國

聯合國共有51個創始會員國,在1945年加入成為會員,其中49個國家或其後繼者[註 2]至今仍然是成員國,另外兩個國家是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這兩個國家皆已解體,並且沒有國家接替他們的席位。以下列出了直至最新一個成員國——南蘇丹共和國在2011年7月14日加入後,全部193個聯合國成員國。並以國名之英文字母首字為序排列,其中創始會員國以天藍背景色襯托、粗體標示。[1][2]

更多資訊 成員國, 席位名稱 ...
Remove ads

觀察員和非會員

觀察員

聯合國還設有聯合國大會觀察員制度,邀請國際組織、非政府組織、政治實體參與聯合國事務。觀察員在聯合國大會上可以發言,但沒有參與會議投票的權利。聯合國大會共有65個觀察員。當中包含2個觀察員國、5個觀察員實體、和58個觀察員組織。觀察員國被視為擁有主權的政治實體,隨時可以依照自由決斷遞交請願書申請成為聯合國的正式會員國,例如:瑞士聯邦在2002年9月10日成為正式會員國之前的1948年至2002年間,亦是聯合國的常任觀察員國;梵蒂岡城國自1964年4月6日起成為聯合國觀察員國。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在1974年11月22日根據聯合國大會的3237號決議得到觀察員席位。在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宣稱擁有巴勒斯坦地區的主權之後,1988年12月15日大會依照A/RES/43/177號決議將其名稱改為「巴勒斯坦國」。2012年11月29日,根據聯合國大會67/19號決議成為觀察員國。許多國際組織非政府組織,以及諸如歐洲聯盟馬耳他騎士團等主權地位沒有明確定義的政治實體,皆被聯合國大會邀請成為觀察員。

非會員情況

西撒哈拉的主權在摩洛哥王國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國之間爭持不下,摩洛哥實際上統治大部分西撒哈拉地區,剩下的少部份地區則由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國控制。波利薩里奧陣線所代表的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國非洲聯盟正式會員國,但既不是聯合國的會員國,也不具聯合國觀察員身分。

索馬里蘭共和國是位於索馬里東北部一個未被普遍承認的政治實體。自索馬里內戰之後,索馬里政權組織四分五裂,被索馬里聯邦政府及索馬里蘭共和國邦特蘭西南索馬里等政權割據統治。其中,西南索馬里邦特蘭等已名義上有重新加入索馬里聯邦共和國的意願並落實,而索馬里蘭共和國事實上獨立於索馬里聯邦共和國,並不受索馬里聯邦政府管控。索馬里蘭共和國目前未得到任何聯合國會員國承認,政治較為穩定,與埃塞俄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歐盟有較多經貿往來。

作為紐西蘭王國聯繫邦國庫克群島紐埃擁有完整的自治權力,但是其國防、外交事務由紐西蘭負責,兩國都不是聯合國會員國。兩國均已表達加入聯合國的意願,但受到紐西蘭反對。紐西蘭提出兩國入聯的前提條件是在憲制上真正獨立,包括放棄讓其國民自動獲得紐西蘭公民身份。

中國是聯合國創始國之一,原先由中華民國代表,但在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通過後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現以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之名義(對外文獻稱「中華臺北(Chinese Taipei)」)作為世界貿易組織(WTO)(聯合國系統相關組織)的會員。

聯合國不認可科索沃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根據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第1244號決議和關於科索沃政治地位正在進行的對話科索沃共和國雖然與半數聯合國會員國建立了外交關係,但不是聯合國會員國。它是兩個聯合國專門機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的成員,曾在2015年申請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但以微弱差距被拒絕。[67]

會員國席位變遷

更多資訊 年份, 截至該年結束會員國數量 ...
Remove ads

中國席位

中華民國代表的「中國」,是聯合國5個創辦國之一,並於1945年10月24日成為會員,為創始會員國。因中國國民黨第二次國共內戰中失利,中華民國政府被迫在1949年自南京市遷至臺北市中國共產黨於1949年10月1日宣布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並建立中央人民政府。但當時以美國為首的多數國家仍承認中華民國政府為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因此中華民國政府在聯合國依然維持中國席位,儘管相較於統治中國大部分地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中華民國政府的實際管轄範圍已僅限於台澎金馬。1971年10月25日,中華民國被迫提前宣布退出聯合國[68],隨後聯合國大會通過2758號決議,不再視中華民國政府為中國的合法代表,轉而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自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中國席位。因此目前中華民國所統治的台澎金馬地區實際上被排除在聯合國以及聯合國系統機構之外。自1990年代起,中華民國多次嘗試申請加入聯合國,中華民國政府在申請書中表示在聯合國中將只代表臺灣地區的人民,而非全中國,並以「中華民國(臺灣)」、或僅「臺灣」等各種名義提出申請;但因聯合國遵守一個中國政策,所有申請要求皆被拒絕。除了會員外,中華民國同樣也被聯合國拒絕給予「觀察員國」資格(如梵蒂岡巴勒斯坦國),或「觀察員實體」資格(如馬耳他騎士團)。目前,有11個聯合國成員國和梵蒂岡與中華民國之間有大使級外交關係[69]

Remove ads

前南斯拉夫相關

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是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於1945年6月26日簽署,1945年10月19日批准《憲章》,在下列國家成立並隨後加入聯合國後解體: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馬其頓共和國[註 3]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與2003年改名為塞爾維亞和黑山,而黑山共和國則於2006年獨立,從此塞爾維亞共和國繼承塞爾維亞和黑山在聯合國的席位和權利。目前存在領土爭議的科索沃共和國未被聯合國承認,聯合國認定其為塞爾維亞的一部分。

  •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共和國由大會1992年5月22日A/RES/46/237號決議接納為聯合國會員國。
  • 克羅地亞共和國由大會1992年5月22日A/RES/46/238號決議接納為聯合國會員國。
  • 斯洛文尼亞共和國由大會1992年5月22日A/RES/46/236號決議接納為聯合國會員國。
  • 北馬其頓共和國由大會1993年4月8日A/RES/47/225號決議決定接納為聯合國會員國,在該國國名引起的爭端解決之前,國號暫時稱為「前南斯拉夫的馬其頓共和國」,2019年2月席位名改稱「北馬其頓」(North Macedonia)。
  • 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由大會2000年11月1日A/RES/55/12號決議接納為聯合國會員國。
    • 2003年2月4日,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通過並實行了塞爾維亞和黑山共和國憲法,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正式改國名為「塞爾維亞和黑山」。
    • 2006年6月3日,黑山共和國議會通過了獨立宣言。根據塞爾維亞和黑山憲法憲章第60條規定,塞爾維亞共和國承續塞爾維亞和黑山在聯合國、包括聯合國系統內所有機構和組織的成員資格
    • 黑山由聯合國大會2006年6月28日第60/264號決議接納為聯合國第192個會員國。

前蘇聯相關

其他前蘇聯成員國目前全部皆是聯合國成員國:

參見

註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