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
香港中西區半山的女子英文中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英語:St. Stephen's Girls College)是由英國海外傳道會(該會為英國聖公會屬下主要海外傳道機構之一)於1906年在香港創辦的一所英文女子學校。1924年加入成為香港補助學校議會22所成員學校之一,故被坊間稱為香港教會主辦的22間「傳統名校」之一[1][2]。聖士提反女子中學是香港第一所以藍色長衫作為校服的學校,學生穿着該顏色校服的概念起源自校友李曹秀群在校就讀中學時,為消除學校的階級觀念,與同學們發起爭取要有校服,是以主動設計了現在的藍色長衫,並把計劃書遞到校方。
![]() |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
Remove ads
歷史
- 1905年至1915年:Miss W.M. Carden(嘉頓女士)
- 1915年至1924年:Miss W. I. Griffin
- 1924年至1929年:Miss E.M. Middleton-Smith
- 1929年至1949年:Miss E.S. Atkins
- 1949年至1961年:Miss K.D. Cherry
- 1961年至1991年:Dr. K.E. Barker(白居雅博士)
- 1992年至2003年:Mrs. K.C. Too(朱蘇國珍女士) - 首位華人校長
- 2003年至2011年:The Revd Jenny Wong Nam(藍黃珍妮牧師)
- 2011年2014年:Mrs. Christine Shain(盛潔端女士)
- 2014年至今:Miss Maggie Chau(周維珠女士)
校舍設施
學校原址在中環堅道27號,因1918年汕頭大地震而受損,1923年遷往西營盤列堤頓道1-2號。校舍主樓的西翼和中央部分在1923年完成,東翼則在1928年加建。1940年,校舍曾改作臨時醫院,接收瑪麗醫院及那打素醫院過多的病人。在1943年的香港日佔時期,佔領地政府爲培育擁護大東亞共榮圈的華人,校舍被佔用作爲香港東亞學院的校址。
校舍面積約10,000平方米,包括三棟校舍,分別為主樓、徐大統樓及金禧樓。
建於1923年至1928年,於1992年定為香港法定古蹟
樓高4層,呈米白色,斜尖的黑色屋頂為其標誌。學校禮堂圍攏於中央,校舍的設計概念和布局,與中國傳統合院式建築風格相類似。
位於附屬小學原址,於1995年建成
- 禮堂:馬會堂
- 圖書館
- 物理實驗室
- 化學實驗室
- 生物實驗室
- 2個綜合科學實驗室
- 室外籃球場(徐大統操場)
- 停車場
1958年開始使用,2006年新翼落成
- 17個課室
- 1個教員室
- 縫紉室
- 家政室
- 2個美術室
- 體育館
- 停車場
- Resource Room
- Careers Room
- General Purpose Room
- 操場
- 多媒體學習室
- 學生會室
公開考試佳績
在歷屆香港中學會考及香港中學文憑考試,聖士提反女子中學是產生最多會考「10A狀元」及文憑試「7科5**狀元」(在甲類科目中至少3個選修科及4個核心科獲得5**成績)的學校之一。截至2024年,共有2位,其中1位會考「10A狀元」及1位文憑試「7科5**狀元」,排名全港第23。[3][4]
香港傑出學生選舉
校友
註釋
參考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