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肛拭子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肛拭子(英語:anal swab)是一種用於從肛門獲得糞便樣本的拭子,隨後相關人員會用顯微鏡來檢測樣本中的病毒、病菌或寄生蟲。
此條目缺少有關其他用途,或者條目更名的資訊。 (2022年5月9日) |
COVID-19檢測中的應用
2021年1月,中國大陸因引入肛拭子檢測法用於檢測2019冠狀病毒病例而廣受關注[1][2][3]。
據中國大陸官方媒體和學術研究,肛拭子檢測法比鼻咽拭子檢測法更為可靠、精確,因為病毒在直腸中的停留時間比在呼吸道中的停留時間更為長久[4][5][3][2]。但也有觀點認為肛拭子檢測法的必要性仍待科學驗證[6],例如樣本陽性者可能不具有傳染性[3]。
做肛拭子檢測之前,要將浸泡過鹽溶液的2、3厘米長的肛拭子插入肛門,獲取樣本,然後分析樣本。[7][8]
截止至2021年1月30日,北京已有1000名小學生和教職工接受了肛拭子檢測法。[4]對於北京等危險地區、危險人群(不論本國或外國[3]),需接受肛拭子檢測。[9]此舉措引發部分外國人及日本等國的外國機構抗議。[10][11][12]在微博上進行的民意調查中,也有八成受訪者表示難以接受這種侵入式檢查[2]。該方法的局限性也使它僅限於被隔離人員而非更廣泛的群體[2]。
根據中國大陸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實驗室檢測技術指南》,肛拭子檢測可通過留取糞便的方法替代[7][3]。
西班牙加利西亞針對部分住院患者、新生兒和無法進行鼻拭子採樣的精神障礙者採用類似的肛門拭子檢測[3]。
世界衛生組織發言人對路透社稱,糞便樣本可作為替代的測試品,尤其是胃腸道症狀者,但在出現症狀的第一周檢出率低於呼吸道樣本[3]。
2021年5月發布的一項針對136名印度尼西亞受試者的研究中認為,肛門拭子檢測的敏感性較低(36.7%),但特異性較高(93.8%),結論為診斷時可能不需要追加肛門拭子檢測,鼻咽拭子RT-PCR仍是檢測COVID-19的標準做法[13]。
Remove ads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