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膠州灣 (日本)
大日本帝國於1914-1922年期間軍事佔領並管治膠州灣租借地的時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膠州灣(日語:膠州湾〔膠州灣〕/こうしゅうわん),或稱日屬膠州灣、日佔青島,是大日本帝國於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青島戰役至1922年期間軍事佔領並管治膠州灣租借地的時期,包含膠東半島之膠州灣(膠澳)周邊地區。行政中心(首府總督府)位於青島。1922年12月10日,中華民國正式收回膠州灣。
Remove ads
歷史

1914年夏,第一次世界大戰日本對德國宣戰出兵膠州灣租借地,發起青島戰役,於11月7日佔領了青島地區,並透過《二十一條》對其進行軍事統治[1]。日本承襲了德國租借地的領土範圍,並在11月26日設立了隸屬於天皇的守備軍司令部[2]。 隨後,數萬日本移民湧入青島,並進行了大規模投資,包括九大紗廠等,這使青島成為東亞重要的輕紡工業基地[3]。
1919年1月,巴黎和會承認了日本在膠州灣地區的權益,這事件引發了五四運動。1922年2月4日的華盛頓會議上中日兩國簽訂《解決山東懸案條約》;1922年12月10日,中華民國正式收復膠州灣[4]。但日本在山東仍保留許多經濟和政治特權,為1928年國民革命軍北伐期間發生的五三慘案埋下了隱患。[5]
1938年1月10日,日本基於1937年德縣路事件第二次攻佔了青島市,設立青島市治安維持會,隸屬於日本軍政府支持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隨後,1939年1月成立青島特別市公署[6]。1939年6月,執行「大青島市都市計劃」,將山東省即墨縣、膠縣劃為青島市即墨區和膠州區,截至1940年統計,青島市陸域面積達到6,052.39平方千米[7]。
Remove ads
郵政

1914年,青島設立了一級郵局。在日本佔領時期,接管了德國的郵政設施,設立了戰地郵局,並自行制定郵資並發行郵票。1917年9月[8](一說1918年11月[9]),日軍野戰郵便局改組為青島郵便局,由日本陸軍青島守備軍民政署遞信部管轄[10]。1918年4月10日建設新的郵便局大樓,1919年4月25日竣工[11]。1920年1月30日,青島守備軍司令部正式宣布將青島郵便局遷往新址。至1922年,青島郵便局已在青島市區設立分支機構13處,在膠濟鐵路沿線設立分支機構16處。
醫療

1908年,德國在青島西鎮建立了青島檢疫所,日本接管青島後在原址附近新建了青島傳染病醫院。解放後,該醫院更名為青島台西醫院(現為青島市第五人民醫院)。
宗教

日本神道隨同日本移民和軍人傳入青島,建立了「青島神社」等一些供奉場所,戰後均被毀。 在1915年1月,日本陸軍青島守備軍做出了設立青島神社的決定。[12]1916年2月,這座神社選址於若鶴山。[9]。當地居民通稱這座神社為「日本大廟」,並將所在山稱為「大廟山」。1916年5月,日本守備軍將神社設計工作交由內務省神社局,技師加護谷祐太郎主持設計工作,並於1919年11月7日,即日本佔領青島五周年之際,舉行了鎮座祭。[13][14][註 1]1920年2月,神社大鳥居正式建成。[9]每年10月7日,神社舉行大祭。歷經談判,中國政府在1922年12月10日收回了青島。根據中日雙方簽訂的協定,青島神社、忠魂碑及日本人墓地由青島日本居留民團負責維護管理,同時也明確禁止破壞這些歷史文物。[15]
市政

截至1922年,市區道路增加至230條。電燈整理委員會接管了青島電燈廠,隨後更名為青島發電所。
金融

許多日本資金的銀行開始建立。1920年,青島迎來了首家股票交易所——青島取引所。
科學

青島開始採用西方現代紡織技術興辦輕紡工業,同時本土工業也逐漸藉助西方科技實現了發展。
建築
建立了一些醫院和學校,例如青島醫院和普濟醫院。在四方、滄口等地建立了若干紡織廠,同時華商還建立了華新紗廠。在大鮑島北側的館陶路建設了日式風格的住宅區,一層為商鋪,二層為住宅;同時在台西鎮北側和大鮑島南側建立了中國風格的庭院式住宅,同時在四方、滄口工業區建立了簡易工人宿舍。
財政
最初合併了地方財政和軍方收入的統算,後來進行了分開管理。
貿易
在日本佔領時期,對外貿易主要是與日本展開的。
註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