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艾利希·馮·丹尼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艾利希·安東·保羅·馮·丹尼肯(德語:Erich Anton Paul von Däniken,德語發音:[ˈeːrɪç fɔn ˈdɛːnɪkən];1935年4月14日—)是一名瑞士作家,被視為「偽科學散播者」,1991年搞笑諾貝爾獎文學獎得主,主張外星生物創造論,認為遠古文明因有古代太空人幫助而遠超過現在科技,但因發生大災難毀滅[1][2]。
生平
著有《諸神的戰車?未解之謎》等書,描寫作者虛構的科學家、考古家組成考察小組調查一些所謂的史前文明古蹟,最後發現驚人的史前科技與歷史,如薩卡拉鳥宣稱古埃及有飛機[3]、丹達臘之光宣稱古埃及有電燈[4][5][6][7]、哥斯達黎加巨型石球是外星人的星球模型[8]、德里鐵柱純度比現在材料好、伊卡黑石與阿坎巴羅雕像宣稱恐龍時代就有人類、西藏曾住着外星人杜立巴族、哥貝克力石陣是伊甸園遺址、摩亨佐-達羅與《摩訶波羅多》宣稱古印度人有核彈,並捏造知名大學研究數據與證據、假引用來支持論點[9],而獲得搞笑諾貝爾獎文學獎,文章廣泛被《大紀元時報》所報導、網絡轉載、引用[10][11][12]。
作品風格
艾利希·馮·丹尼在書中捏造引述《摩訶婆羅多》有「古爾卡乘着快速的維馬納,向敵方三個城市發射了一枚飛彈。此飛彈似有整個宇宙力,其亮度猶如萬個太陽,煙火柱滾升入天空,壯觀無比。」(Gurkha, flying a swift and powerful vimana (fast aircraft)hurled a single projectile (rocket)charged with the power of the Universe (nuclear device). An incandescent column of smoke and flame, as bright as ten thousand suns, rose with all its splendor.),以作為古印度曾有核戰的證明,但《摩訶婆羅多》根本無此段文字[13][14]。
卡爾·薩根等科學家曾批評艾利希·馮·丹尼的著作、偽科學觀點及說法讓許多人信以為真與誤人子弟[15]。而艾利希·馮·丹尼對基督教等傳統宗教持批評的態度,但對其又加以利用,並為他的著作提供素材。
Remove ads
已譯中文的著作
- 《諸神的戰車?未解之謎》(《文明的歷程》;Chariots of the Gods?)(1969)
- 《史前文明的奧秘》(In Search of Ancient Gods: My Pictorial Evidence for the Impossible,以照片為主的圖集)(1976)
- 《探尋全能者的蹤跡》ISBN 9787500628958
- 《天外來客》
- 《我弄錯了嗎?--重新回憶未來》ISBN 7-5006-3813-2
- 《我們都是諸神的孩子—倘若墳墓會說話》ISBN 7-5006-3926-0
- 《斯芬克斯的眼睛》ISBN 9787500637134
- 《追尋巨石文化之謎》
- 《回憶未來》
- 《歷史的謬誤》(《外星人的創世文本》;History Is Wrong)(2009) ISBN 9787546340142
- 《大預言》(History Is Wrong)(2010)
參考
相關條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