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艾琳·費南德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艾琳·費南德斯Irene Fernandez,1946年—2014年3月31日),馬來西亞社會工作者,長期投入工人運動及女權運動。她創辦了為外勞、婦女和難民等低下階層爭取基本權益的非政府組織「婦女力量」(Tenaganita)。1996年,艾琳曾因發表一份外來客工在扣留營中遭受的不人道對待備忘錄而遭到警方提控,結果被官司糾纏了近13年,最後她終於在2008年上訴得直。在法庭審訊過程中,艾琳不曾停止推動社會工作,她追求正義的努力獲得國際社會的認同。2005年她獲提名諾貝爾和平獎[1] 同年,她獲得瑞典頒發的另類諾貝爾獎——優秀民生獎英語Alternative Nobel Prize[2][3]

生平簡介

艾琳·費南德斯生於1946年,她原是一名教師,1960年代在一所教會學校任教。在任教期間,她發現有不少學生面對學習上的困難,而這些學生多來自貧窮的家庭,因此她就用了較注重現實需求而偏離課程綱要的教學法去教育這些學生。但她的作法未得到校方認同,於是她在1970年開始轉向投入非政府組織行列。[4]1972年,她出任馬來西亞公教職公青年會(Malaysian Young Christian Workers Movement)主席。1976年,她加入檳城消費人協會。1986年,她出任女性行動協會(All Women's Action Society)主席。1991年,她創立了婦女力量組織(Tenaganita),協助女性、外勞、被壓迫者和貧困階級爭取權益。[5]

在《印刷及出版法令》下被提控

1995年,艾琳·費南德斯發表了一份《外來客工在扣留營中遭受的虐待、折磨及不人道對待》(Abuse, Torture and Dehumanised Conditions of Migrant Workers in Detention Centres)備忘錄,揭露非法外勞在馬來西亞政府扣留營內遭受的不人道對待,包括毒打、性虐待、不允許就醫等。有關備忘錄引起民間的極大反響,並呼籲政府調查真相。而當時的馬來西亞內政部否認外勞被虐待,只承認一些被拘留的外勞因為腳氣病和其他疾病導致死亡。[6]

1996年,警方以「惡意發布虛構新聞」為由,援引《印刷及出版法令英語Printing Presses and Publications Act》把艾琳控上法庭。2003年10月,她被判罪成入獄一年。[7]艾琳隨即提出上訴,並獲保釋外出。這宗上訴案從2003年拖延至2008年,法庭因無法找到部分文件,而一再展延審訊。在這段時間內,艾琳的護照被扣,每次出國前都必須徵求法官批准。最後,經過十餘年的官司糾纏,艾琳終於在2008年11月24日上訴得直,獲判無罪釋放。[8]

Remove ads

起訴《馬來西亞前鋒報》誹謗

1995年,馬來西亞《前鋒報》刊登了一篇報道,指艾琳·費南德斯不與警方合作,接受調查有關她指責外勞在扣留中心遭虐待及死亡的報導。針對此事,艾琳起訴馬來前鋒報機構誹謗,結果同樣是經過了漫長的11年審訊後,高等法院才判艾琳勝訴。[9]法官甚至在庭上對婦女力量組織13年來不斷追求公正的努力表示感謝。 [10]

外部銜接

婦女力量(Tenaganita)Facebook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