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矛斑蝗鶯

蝗莺科蝗莺属鸟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矛斑蝗莺
Remove ads

矛斑蝗鶯學名Locustella lanceolata)為蝗鶯科蝗鶯屬鳥類

快速預覽 矛斑蝗鶯, 保護狀況 ...
Thumb
Locustella lanceolata - 圖盧茲博物館
Remove ads

分類

屬名Locustella源自拉丁語,是locusta(意為「蝗蟲」)的指小詞,這是指黑斑蝗鶯和同屬其他一些物種的鳴唱聲。[2] 種名 lanceolata拉丁語中意為「矛形」,指的是牠胸部的條紋。[2]

分布與棲地

分布在歐亞大陸北部和東南亞地區。在中國大陸,分布於華北、四川湖北江蘇廣東海南雲南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俄羅斯[3]牠的繁殖範圍從俄羅斯東北部橫跨古北界至日本北海道北部。這種鳥類是遷徙性鳥類,冬季會遷徙至東南亞

這種小型雀形目類棲息於有較厚灌木或樹木的草地,通常靠近沼澤或濕地空地。牠們在草叢中的巢中產下五顆蛋。這種鳥在西歐為罕見的迷鳥設德蘭群島費爾島是觀察這種難以覓見的迷鳥的最佳地點之一。

描述

這是一種小型鶯類,成鳥的背部帶有條紋的棕色,腹部為灰白色,並有像矛頭一樣的小條紋,這些條紋也出現在尾下覆羽。雌雄鳥外觀相同,與大多數鶯類一樣,但幼鳥的下部顏色較黃。像大多數鶯類一樣,牠是食蟲性鳥類。

這是一種隱匿性強的鳥類,除了在鳴唱時,極難看見。牠經常在草叢和低矮的植被中爬行。

牠的鳴聲與同屬其他物種一樣,是單調的機械式昆蟲聲,通常在黃昏時發出。

目前記錄有兩個亞種:L. l. lanceolata (Temminck, 1840)L. l. hendersonii (Cassin, 1858)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