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莫里斯·布朗肖

法國作家、思想家、哲學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莫里斯·布朗肖 (法語:Maurice Blanchot,1907年9月22日—2003年2月20日),法國著名作家、思想家、歐陸哲學家。

快速預覽 莫里斯·布朗肖Maurice Blanchot, 出生 ...
Remove ads

生平

1907年生於索恩-盧瓦爾,1923年升入斯特拉斯堡大學,學習德語和哲學,1925年終身摯友伊曼紐爾·列維納斯相遇。在學習哲學的列維納斯引介下,布朗肖開始接觸現象學和海德格爾,又經由海德格爾,布朗肖深化了作為他核心論題的死亡哲學;而在德語領域,對應的則是同樣身為猶太人的卡夫卡伴隨了布朗肖的一生。1929年,布朗肖動身前往巴黎,以《懷疑論者的獨斷主義概念》在索邦大學學成學業。他的作品深深影響了法國思想界,尤其是後結構主義的哲學家,例如雅克·德里達等。[4]

2003年布朗肖在法國逝世。由於其一生行事低調,中年後更是不接受採訪與攝影,所以直到去世之前,大眾甚至都不清楚這個被稱為「法國二十世紀最著名的失蹤者」是否尚在人世。

著作

2014年南京大學出版社有出版關於布朗肖文集。

  • 《文學空間》
  • 《黑暗托馬》
  • 《死刑判決》
  • 《從卡夫卡到卡夫卡》
  • 《最後之人》
  • 《未來之書》
  • 《在適當時刻》
  • 《那沒有伴着我的一個》
  • 《等待,遺忘》
  • 《來自別處的聲音》
  • 《至高者》
  • 《亞米拿達》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