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蓮花山鄉 (盈江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蓮花山鄉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盈江縣曾經下轄的一個鄉,駐地在興和村公所賀勐街,傣族漢族是鄉內主要民族[1]:1093。歷史上蓮花山是盞達土司的駐地,蓮花山鄉已於2005年撤銷。

快速預覽 蓮花山鄉 Liánhuāshān Xiāng(漢語拼音), 國家 ...
Remove ads

歷史

天順二年(1458年),干崖宣撫司「陶孟」(大頭領)刀思忠升為土司副使,居盞達,後形成盞達副宣撫司[2]:180,駐地在蓮花山。民國元年(1912年),國民政府盞達彈壓委員,治蓮花山,民國2年(1913年)改盞達行政委員。民國21年(1932年)置蓮山設治局,治所設在蓮花山土司署內,此後一度搬遷至太平街並遷回,直至1950年5月中國人民解放軍保山司令部暨保山專員公署蓮山代表團進駐蓮山地區接管國民黨與盞達土司土流並治的政權。此後在小平原成立蓮山各民族行政委員會,蓮山地區的行政中心從蓮花山轉移到小平原。[3]:89-90

民國23年(1934年),流官體系中成立蓮山設治區第一區,治蓮花鎮,管理蓮花山地區;土官體系中為盞達土司轄蓮花山保董。1952年3月撤銷鄉鎮建制,蓮花山屬蓮山縣第一區,區治初在小平原,1957年遷往蓮花山。1958年盈江縣蓮山縣合併後,縣下區劃再次變動,成立人民公社,蓮花山屬平原公社。1959年2月撤銷人民公社,屬平原區。此後在文化大革命運動中改為東方紅公社,1973年復名平原公社。此後,平原鎮從公社中分出成立城關公社,平原公社更名蓮花山公社。1984年4月盈江縣廢人民公社體制,開始設區建鄉體制改革,成立蓮花山區。1987年10月,盈江縣施行區鄉體制改革,蓮花山區改為蓮花山鄉。[3]:92-952005年10月,蓮花山鄉撤銷,轄境併入平原鎮[4]:2609

Remove ads

地理

蓮花山鄉位於盈江縣縣城以北,鄉境東、西、北三面環山,中南部屬大盈江壩區。蓮花山鄉北接勐弄鄉,東北依新城鄉,南靠平原鎮,西南是太平鄉,西部為昔馬鎮。全鄉面積279.57平方千米,共有耕地27,976畝,人均耕地2.5畝。蓮花山鄉的壩區屬亞熱帶氣候,最冷月平均氣溫11℃,最熱月平均氣溫18.9℃,年降雨量1,630毫米。最高點尖峰山海拔2,695米,鄉政府駐地海拔840米。[3]:98

行政區劃

蓮花山鄉下轄以下地區:

興和村、隴中村、拱臘村、高里村和新蓮村。[5]:559-562

參見

參考來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