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葉天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葉天送 (日本名:岡村俊昭,1912年5月4日—1996年1月25日),台灣花蓮人,職業棒球員,效力於日本職棒。
生平
出生自台灣花蓮縣,為阿美族。一邊就讀夜校一邊參加鎮上的軟式棒球隊。1929年進入平安中學校。當時平安中學已經有4名選手來自當時棒球風氣盛行的花蓮並為了棒球而來留學,葉也跟上他們的腳步前來[1]。他在平安中學時代主要擔任捕手,並在1933年甲子園大賽中,獲得亞軍。順帶一提,他本人總共參加過甲子園大賽9次[2],他也是三名最多次出場記錄保持者的其中一人[3]。平安中學畢業後,之後就讀日本大學(舊制)並於1939年加入南海軍。進入職棒後轉型為外野手。轉型初期的守備非常不穩定,在第一年的1939年7月30日對阪神戰(中百舌鳥球場)之中就有3次漏接,也是外野手單場最多失誤紀錄[4]。
1944年獲得打擊王[5][6]。這時,葉的打擊率3成69相對於所屬的近畿日本隊勝率3成24而言,是因為他的比賽數減少為35場的關係,在這之前只有鬼頭數雄(1940年)為「打擊率比所屬球隊勝率還高」的打擊王,之後2008年橫濱海灣之星・內川聖一在闊別64年後達成這項紀錄。順帶一提,葉和鬼頭在1941年有成為一年的隊友。另外,因為當時比賽用球的品質惡劣加上比賽場數減少,讓他也繼中根之(1936年秋)以來,成為第二個「0全壘打紀錄的打擊王」(之後歷經43年,才由正田耕三達成這個紀錄)。
1949年時引退,之後擔任教練直到1960年並且構建出「百萬元級的內野陣容」。教練時代,相對於一軍教練鶴岡一人的「老大」稱號,他本人則擁有「大將」的稱呼。1961年到1972年間擔任球探。1978年在南海隊粉絲俱樂發行的短篇評論中記載稱「南海隊興盛的原因是得益了岡田對於棒球的熱情」。
1996年過世。他從現役時代到過世時都住在京都市平安高中附近。
根據葉天送的遺屬表示,他在生前都未提到自己的出身以及台灣的親人,而且也幾乎沒機會接觸與台灣這裏有關的人。台灣記者鄭仲嵐則從2010年代中期開始向住在京都的葉天送遺屬進行訪問取材,根據其長女的說法,其偶然間有機會聽到葉天送生前提到關於故鄉台灣的事情,並提到上述的「台灣這裏的關係人士」是一個戰前在花蓮地區積極佈教淨土真宗本願寺派的台灣信徒,這件事讓鄭仲嵐察覺到有可能是它們在本願寺台灣分院的信徒。於是鄭仲嵐從2016年以後,以現存台灣佛教教會(傳教所)為中心,並同時前往台灣東部就地訪問,最後終於確認岡村的台灣親友依然在世並成功與他們接觸。之後依據台灣親友的說法,葉在戰前的日本報紙報導,以及一部分台灣這裏的資料記載,他是出身於臺灣原住民族的阿美族,身為阿美族的臺灣原住民族人名為「歐浪・法拉罕(Olam Falahan)」(歐浪意指高大強壯充滿精力,法拉罕是其母親名),這些史實直到那時候都不為台日雙方所知曉,葉天送進入職棒前的的前半生被鄭仲嵐寫成報導文學,並在2024年於台灣付梓[7]。
Remove ads
詳細情報
- 各年度的粗體字為聯盟第一
- 南海(南海軍)在1944年期間名為近畿日本(近畿日本軍),1946年改名為大車輪,1947年再改名為南海(南海鷹)。
- 7 (1939年 - 1943年)
- 5 (1946年 - 1949年,1950年期間 - 1955年)
- 31 (1950年 - 同年期間)
- 60 (1956年)
- 50 (1957年 - 1960年)
參考文獻
- 永井良和『ホークスの70年』(ソフトバンククリエイティブ,2008年)
備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