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葛羅姆布里吉1830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葛羅姆布里吉1830
Remove ads

葛羅姆布里吉1830是在大熊座內的一顆恆星。

快速預覽 觀測資料 曆元 J2000, 特性 ...
Remove ads

敘述

它是顆淡黃色的G8次矮星史蒂芬·葛羅姆布里吉在1806年至1830年使用格魯姆布里奇子午儀發現,並在1838年發表在他身後出版的拱極星目錄中。在1842年,弗里德里希·阿格蘭德注意到它的高自行

它與太陽系的地球相距29.7光年,意味着他的絕對星等幾乎就等於視星等。它是在銀暈內的恆星,在太陽附近只有0.1%至0.2%這樣的恆星。像大多數的暈星一樣,他是貧金屬星 [9]

因為有175天的周期,曾一度懷疑它是聯星,但迄今認為它是單獨的一顆恆星。過去被懷疑的伴侶應是觀測上的「超級閃焰」——類似太陽的閃焰,但是能量高達數億倍[9][10]

自行

當發現它有比任何其他恆星更高的自行時,它取代了天鵝座61的地位。稍後因發現卡普坦星降至第二,不久又因發現巴納德星再降至第三。它比前述的恆星都遠,這意味着它有着較大的橫向速度。

實際上太陽的運動是隨着銀河繞着中心在迴轉,然而像葛羅姆布里吉1830這一類的暈星不會隨着銀河旋轉而是「靜止」的,因此使其看似是以高速在「逆行」。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