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蒙文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蒙文通(1894年10月16日—1968年8月1日),名爾達文通四川鹽亭人,是中國現代的歷史學家經學家。在先秦史、民族史、思想史等領域有較大成就。

生平

幼年聰明強記,五歲入私塾,四書五經諸子之書,多能背誦。[1]1911年,入存古學堂,受教於廖平劉師培二先生。1918年畢業後,返鄉辦私塾。期間任教於重慶府聯中和重慶省立二女子師範學校。[2]

1923年後,從歐陽竟無學習佛學。1929年,出版《古史甄微》、《經學抉原》,馳名於學林。曾先後任教於中央大學(1929年)、成都大學(1930年)、河南大學(1931年)、北京大學(1933年)、河北女子師範學院(1936年)、四川大學(1937年)、華西大學(1940年)。在各大學分別開出《中國通史》、《宋元史》、《宋史》、《宋代理學》、《宋代史學》、《宋代學術》等課程。

1949年後,任教華西大學、四川大學,兼任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學術委員會委員。成都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中國民主同盟成都市委、四川省委委員。

文革開始後,被打成「反動學術權威」。在牛棚里寫作《越史叢考》。1968年被迫害致死。

他的大部分重要著述已由其子蒙默用15年以上時間的集中整理,以《蒙文通文集》出版,當中包括《古學甄微》、《古族甄微》、《經史抉原》、《古地甄微》、《古史甄微》、《道書輯校十種》。

Remove ads

成就

在古史研究方面,提出海岱、河洛和江漢三個系統,在近代中國最早提出多元論。 相應地,在思想史方面,提出存在以孟子為宗合六經的鄒魯、以韓非為宗合《竹書紀年》的三晉和以屈原為宗合《山海經》的南方三個流派。 在歷史觀方面,提出「大勢變遷論」。[3] 在民族史方面,嚴密考證了楚、越不同祖的結論,駁斥了越南學術界「越族江南說」。[4]

著作

  1. 《中國禪學考》
  2. 評《學史散篇》
  3. 讀《中國史上南北強弱觀》
  4. 《儒家哲學思想之發展》(「後論」 部分)
  5. 《宋史》敍言
  6. 《宋代史學》一、二
  7. 《宋史全文續資治通鑒》
  8. 華陽張君《葉水心研究》
  9. 王介甫《老子注》
  10. 校理陳景元《老子注》,1948年編校
  11. 重編陳景元《莊子注》,1948年編次
  12. 陳碧虛與陳摶學派——陳景元《老子》、《莊子》注校記
  13. 《理學劄記》
  14. 《理學劄記補遺》
  15. 《北宋變法論稿》
  16. 《中國歷代農產量的擴大和賦役制度及學術思想的演變》
  17. 《道教史瑣談》
  18. 《鴻溝通塞考》
  19. 《略論四川二千年間各地發展先後》
  20. 《前後蜀州縣及十節度考》
  21. 《四川歷代盛衰與戶口登耗考略》
  22. 《成都二江考》——附論大城、少城、七橋、十八門
  23. 《從宋代的商稅和城市看中國封建社會的自然經濟》

註釋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