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蒲氏黏盲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蒲氏黏盲鳗
Remove ads

蒲氏黏盲鰻學名Eptatretus burgeri),又名布氏粘盲鰻,為盲鰻科黏盲鰻屬魚類。分布於朝鮮南部以及日本中部以南以及東海黃海等海域。該物種的模式產地長崎[1]

快速預覽 蒲氏黏盲鰻, 保護狀況 ...
Remove ads

分布

本魚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包括台灣中國沿海、韓國日本海域。

深度

水深10至270公尺。

特徵

本魚體呈圓柱形;口圓位於前端,具短鬚;眼不明顯,退化而埋於皮下。表皮光滑無鱗,側腹具有黏液腺,能分泌許多黏液保護體表;魚體為灰褐色,特徵是背部中線處具一條白色縱帶。尾鰭側扁,圓形。體長可達60公分。

生態

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營寄生生活,一般吸附於其他魚類的鰓上或峽部,亦可由鰓部咬穿體壁,食內臟和肌肉;有時會吸附咬食落網的魚類。繁殖期在冬季,成魚會游至深水區產卵,並停止攝食;卵大,長橢圓形,外包角質囊,卵粒附着於海藻或其他物體上發育。

經濟利用

在大多數國家,通常不被食用,但這種特殊物種在朝鮮半島和在日本的韓國人中被視為食物。在一些地區,特別是長崎縣新潟縣,日本人也將其作為當地美食享用,價格昂貴,皆為底拖網捕獲,又皮強韌而柔軟,多用來製作皮帶及錢包,而大量被漁撈,產量逐漸減少。

Thumb
Kkomjangeo bokkeum (꼼장어 볶음), 用蒲氏黏盲鰻料理的韓式炒魚菜.
Thumb
在韓國釜山餐廳的蒲氏黏盲鰻料理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