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虛構新聞
由个人运营的日本网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虛構新聞(日語:虚構新聞/きょこうしんぶん、英語:Kyoko Shimbun)是一個由日本補習班講師UK個人運營的文字網站,以新聞形式刊登「看似可能實際存在,但其實不存在」的幽默內容。

簡介
2004年3月,家住滋賀縣的補習班講師UK[1]在自己開設的個人網站「楠木坂咖啡屋」上發布「愚人節限定虛假新聞」,此即「虛構新聞」起源。「本來想着只寫1篇,結果一共寫了3~4篇」(社主UK發言,下同)[2]。此後,不止愚人節,UK每月都會發布1~2篇新虛構文章,累積到20篇左右後想到設立子頁面,便創建「虛構新聞」子頁面[2]。直至2008年開始使用獨立域名前,「虛構新聞」一直是上述網站子頁面。
網站自開設以來,一直由UK一個人運營。網站曾設定一位名為「鏡子」的秘書,不過這其實是UK根據該詞可寫作「虛構」的羅馬字「KYOKO」而想出的段子。偶爾有人希望投稿,表示「想要投稿」「請用這個素材」,也有讀者自行發去素材,UK則因「想要全部過程在自己網站內完結」而全數拒絕[2]。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期間,UK曾以民主黨候選人希拉里·克林頓勝出為前提撰寫虛構文章,結果共和黨候選人當勞·特朗普獲勝,相關文章最後未能發表[3]。
虛構新聞的名稱和網站設計最初參考京都新聞網站,該報發行範圍包括UK所住的滋賀縣(「京都」新聞的「KYOTO」與「虛構」新聞的「KYOKO」僅差一個字母)。之後又參考朝日新聞、產經新聞、讀賣新聞等新聞網站逐漸改動,成為現在的樣式[4]。
虛構新聞全站內容建立在UK個人的素材上,主要反映關注度高的著名事件,文章中有很多虛構之處[2][3],但並非100%不實:例如「虛構新聞由名為虛構新聞社的株式會社組織運營」完全為虛構(虛構新聞社是由個人運營的網站),「1880年4月1日始創」(只有4月1日為真),「員工數1人」,像這樣加入一些事實讓文章帶有現實感,從而保持微妙的平衡[3]。此外,網站顯示的部分廣告以及「請求[5]」頁面內容為真[2]。UK自己訪問他人的「社主詢問」系列是站內少數「有意描寫事實的文章」。
為了不讓人真的上當,文章標題旁邊會用白色字寫上「這是虛假新聞」,想要複製粘貼轉載時便會反色顯示,使讀者注意。不過也有人沒有注意到這些,導致文章在社交網絡上擴散[6][7]。2011年,東海電視台發生「銫米騷動」,華爾街日報曾錯誤引用「報道」此事的虛構新聞內容[8][9]。為防止此類事件,網站最近也採取措施,讓讀者一看最開頭的新聞標題就知道是虛假文章[3]。
UK表示,「虛構新聞想要創作引人發笑的作品,因此撰寫虛構文章,完全無意通過編造等方式推廣特定思想,試圖控制讀者(瀏覽者)的思考方式」,強調虛構新聞與假新聞的區別[3]。
Remove ads
發展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Podcast節目「虛構新聞News」[13]。 4月 1日,開始在iTunes Store和plray的「虛構新聞News」頁面,提供與互聯網廣播站「plray」共同製作的
- Magmag合作、載有限定文章等內容的電子郵件訂閱,以及向網站刊登的文章發布感想評論等服務[14]。 7月 5日,開通付費會員服務「虛構新聞友之會」,提供與
- Android應用程式[15]。 7月17日,開始提供
- 11月19日,自《周刊ASCII》913號開始連載隔周專欄「虛構新聞/號外」,直至2015年1月23日發售的1013號結束。
- 12月13日,在第16回文化廳媒體藝術祭,獲頒文化廳媒體藝術祭審查委員會·娛樂部門推薦作品獎項[16]。
- 2013年
- 2015年
- 10月[19]。 7日,開始提供新版iOS應用程式,添加播放Podcast版「虛構新聞」和社交網絡發帖等功能
- 2016年
- [20]。 2月25日,開始提供新版Android應用程式
- 2017年
- G-WALK發售《虛構新聞 全國版》。當天發布的虛構新聞文章標註日期為公元5872年4月28日,稱「100萬本售罄」[21]。 4月28日,
- 2021年
- 4月 4日,開始在朝日新聞滋賀縣版面刊登《虛構新聞—特別篇—》,內容基於此前網站刊登的文章,每兩星期刊載,8月30日結束。
Remove ads
軼聞
有些文章在撰寫時並非事實,卻在之後成為現實(也有的是當事人參考虛構新聞的素材使之成為現實[注 1])。對虛構新聞而言,文章變成現實新聞即為「誤報」,虛構新聞社每次都會刊登調查和致歉文章。以下列出刊登致歉文章的例子。
- LISMO君去世(2011年9月23日)
- 在au(KDDI、沖繩流動電話聯合)據報也將銷售iPhone後刊登的惡搞內容[22],剛發布LISMO Music Store就宣布終止服務。對此,虛構新聞發布「致歉」,稱「對虛構成為事實感到遺憾」[23]。
- 維基百科書籍化(2012年10月16日)
- 虛構新聞報道共出版2萬3千冊[24]。2015年6月,美國紐約時報(在線版)報道英語維基百科將以按需出版方式發售,共7600冊[25](詳見「打印維基百科」)。社主UK認為「說實話,沒想到維基百科資金困難到要參與這種惡作劇」,未有反省之意[26]。
- 體罰受害申告網站「體罰.in」(2013年2月18日)
- 記錄可匿名報告體罰信息的網站上線的虛構文章[27]。「予告.in」作者矢野哲建立形似文章示意圖的網站後,內容成為現實,虛構新聞最後發表致歉文章[28][2]。
- 朝鮮事實上宣布勝利(2013年4月8日)
- 「朝鮮單方面宣布『戰爭勝利』 超越挑釁界線」的虛構文章[29]發布一周後,FNN新聞報道「金正恩第一書記時隔2周現身公共場合 朝鮮事實上宣布勝利」,文章中「朝鮮宣布勝利」這部分內容成為現實。編輯部就誤報致歉,社主UK則認為「為了充分虛構,這次寫得像童話一樣,結果還是超越文章高度成為現實,這是『大腦不想事國家』朝鮮和金正恩做得不對」,未有反省之意[30]。
- 森永GROS發售(2013年7月4日)
- 惡搞森永製菓商品「DARS」的文章「森永巧克力將發售144塊裝『GROS』」[31]。6日後的7月10日,森永制菓在現實中限量銷售12盒「白色GROS」,每盒內含12份「白色DARS」。此前,該公司Twitter負責人曾看見惡搞該公司商品「Ottotto」的文章「Ottotto停止製造海豚 因環保組織抗議」[32],在Twitter希望對方寫一下「DARS」,虛構新聞同意並寫出文章,結果真的有了商品[33]。對此,虛構新聞認為文章除森永制菓官方帳戶[34]外,並未引起多大反響,發布致歉稱「完全沒想到一流的點心製造商森永會做這麼多」,同時否認可能是商業聯動的看法,表示「本報若實施有贊助商的企劃廣告,一定會公布」[35]。社主自己也前往銷售GROS的東京台場森永制菓直營店,在銷售現場召開「致歉發布會」[36]。
- KDDI 次世代電飯煲「INFOJAR」(2014年1月22日)
- 惡搞KDDI的au手機「INFOBAR」文章「KDDI發布次世代電飯煲『INFOJAR』」[37]。「au未來研究所」員工看見後,向上司提出企劃書獲批,開發「INFOJAR」電飯煲並成功完成[38][39]。和「體罰.in」「森永GROS」一樣,對於虛構新聞刊登的惡搞產品再次成為現實,虛構新聞編輯部發布致歉信息[40]。
- 向海外推廣日本的「謙虛」,費用計入200億(2015年2月17日)
- 介紹日本政府成立「謙虛」「勤奮」推廣項目的虛構新聞文章[41]。2016年7月,類似政策「世界驚訝的日本」開始實行,計入資金210億日元。UK對此致歉,評論道「現實向這邊靠過來了」[42]。
- 微微的甜味 南瓜酒「L」4月發售(2015年3月4日)
- 受1981年至1984年三浦滿在《周刊少年Magazine》連載的漫畫《The♥南瓜酒》啟發而刊登的文章,稱北海道有製酒公司將發售原料為南瓜的果酒[43][44]。2021年8月14日,三浦在自己的Twitter上發文稱收到南瓜酒,此後陸續有讀者指出文章的可信度問題,經虛構新聞調查,發現福岡縣有製酒公司實際使用南瓜作為原料生產果酒,且在文章刊出的2015年以前便在該縣內道之驛銷售,編輯部最終認定為誤報並致歉[44][45][注 2]。
- 夏普考慮出售゜(半濁音符)(2015年10月1日)
- 文章稱「據了解,經營重組中的夏普正考慮出售公司的半濁音符(゜)」[46]。刊登後,夏普(シャープ)官方Twitter帳戶看見文章,於是將帳戶名臨時改為去掉半濁音符的「シャーフ株式会社」,發文稱「 ゜不見了。各位若發現敝公司的 ゜,請速速聯絡」,引發關注[47]。儘管只是玩笑式反應,虛構新聞編輯部還是就此事表示「文章有一部分成為現實」,發布致歉文章[48],同時稱由於出售半濁音符仍屬虛構,故不屬於「誤報」。該文章曾獲2015年10月7日播出的富士電視台《獨家新聞!》報道[49]。
- 約翰·凱奇《4分33秒》致敬盤確定發售(2015年10月14日)
- 虛構新聞曾報道,美國音樂家約翰·凱奇作曲的全篇無音樂曲《4分33秒》將有致敬專輯發售[50]。此後獲悉,英國「Mute Records」預計於2019年5月以「影像作品」形式發售多名藝術家參與的《4分33秒》致敬專輯《STUMM433》[51],虛構新聞編輯部於是發布致歉文章[52]。
- 千葉電波大學開發虛構新聞自動生成軟件(2016年2月9日)
- 介紹千葉縣有大學開發出自動生成虛構新聞報道的軟件「KYOKO」的文章[53]。文章發布後,由於技術進步,AI(人工智能)已可以自動生成文章,虛構新聞便驗證是否可用OpenAI開發的「全新的Bing」自動生成虛構文章,最後確認能在數十秒內生成假新聞報道[注 3],虛構新聞編輯部於是發表致歉文章[54][55]。Bing生成的虛構文章以「桃太郎解僱狗和雉雞 尋求提高消滅鬼怪效率 這是與AI共同製作的虛假新聞」為題刊登[56]。
- 回應「太辣不想吃」 新商品「無種柿種」登場(2016年6月8日)
- 介紹龜山制菓(虛構公司)從柿種產品中取走柿種,發售「無種柿種」的文章[57]。此後,2022年2月,龜田制菓宣布將在同年3月7日發售只含花生的柿種產品「龜田柿種 只有花生」。後來又發現早在2020年左右已開始在部分超市和便利店展開銷售試驗,編輯部最終認定為誤報並致歉[58]。
- 2m長接力棒 新冠災禍下的馬基雅維利小學「新運動會」(2020年9月12日)
- 報道在2019冠狀病毒病防疫考慮下召開運動會的新形態,做法包括使用2米長接力棒等[59]。UK自己覺得「常識來看不可能出現」,有神奈川縣相模原市立小學校長看到該文章後則借用UK的想法,採用虛構新聞發布的文章中列出的使用2米長接力棒等做法,制定採取2019冠狀病毒病防疫措施的運動會計劃並舉辦。每日新聞前往採訪,並在網上報道運動會情況[60][61]。虛構新聞編輯部最後發布致歉文章,表示運動會與「文章整體的主旨非常相似」「『長度2米的長接力棒』與現實運動會中使用的接力棒,長度、名稱都完全相同」[62]。文章成為現實(確定為誤報)後,虛構新聞網站2天內湧入70萬人訪問,導致伺服器一度當機[61]。
Remove ads
虛構新聞有時也會反向利用自身媒體特性,「通過直接報道實際發生的、如同虛構的事件加以諷刺」。以下舉例。
- 野田首相宣布核電站事故平息(2011年12月17日)
- 只有照片和文章後半部分提問為虛構,前半部分是現實中的宣布及其內容解說[63][注 4]。
- 利用iPS細胞移植心肌,世界首次臨床應用(2012年10月13日)
- 文章引用實際報道事件的2012年10月11日讀賣新聞第1版撰寫[64][注 5],文末對提供文章的讀賣新聞寫有「感謝之語」[注 6]。
- 富士山申報世界遺產,砍伐樹海列入條件(2013年5月2日)
- 將「富士山申報世界遺產,排除三保松原列入條件」改為「青木原樹海」[66]。三保之松原後來也成功列入登錄範圍。
- 〈進藤翔的諮詢室〉小保方女士,歌手出道!(2014年3月27日)
- 2014年3月24日,朝日新聞網站「朝日新聞DIGITAL」上每兩星期刊載,內容為公眾人物虛構煩惱的搞笑專欄「假話諮詢室」(ウソうだん室)刊登虛構文章「小保方晴子在『大人AKB48』以歌手出道!」[67],後因讀者批評內容輕率冒犯,朝日新聞DIGITAL被迫刪除文章並發表致歉信息[68]。互聯網上有不少人誤以為這是虛構新聞的文章而發去詢問,虛構新聞編輯部要在Twitter上澄清「不是本報文章」[69],後又抓住這次誤解機會發表文章[70],暗諷朝日新聞騷動[注 7]。
- 每3人就有1人參加 超值星期五有扎根跡象(2017年6月28日)
- 虛構新聞文章[72]素材源自「超值星期五推進協議會」在讀賣新聞2017年6月27日朝刊刊登的新聞報道風格整版廣告[73]。
- 愚人節
- 2020年起,網站會在愚人節刊登「真實的新聞文章」。
Remove ads
2012年5月14日,虛構新聞發布虛構文章「橋下市長將Twitter設為市內中小學生義務」[79],有部分網絡用戶看見社主UK在Twitter發布的文章標題,以及其他網站的引用等信息後,誤以為是事實,導致網上有關時任大阪市長橋下徹要求住在大阪市內中小學生必須使用Twitter的流言四起[80][81]。
有網民和Twitter用戶批評虛構新聞發布這種虛假文章,專欄作家赤木智弘則向Jorudan News投稿專欄,稱「乍一看有不少意見認為要標明虛構新聞字樣,要是標題沒有標明虛構新聞,他們就不確認文章而直接相信了嗎?」「其他網站上有一種騙人手法,就是寫一篇類似公眾人物醜聞這樣的文章,附上大型報社連結,但連結目標是沒有任何關係的其他文章」「這些批評的人很可能會上這種謠言的當」,反駁批評[82]。
5月15日,虛構新聞社主UK通過Twitter發表有關該問題的看法,就這次騷動致歉,分析引發騷動的原因是網民反應「橋下市長有可能幹得出這種事」,並在Twitter上表明今後會繼續「更加遠離現實」的虛構報道[83]。
針對「假的就標明是假的」「文章標題應該添加『虛構新聞』」等意見,5月16日,虛構新聞以完全接受此類批評的形式發布文章「『在書店放了檸檬』 京都6800人避難」[注 8][84]。這篇文章中到處都是「嘘」字(意為虛假、假話),以此強調是虛構文章。
5月17日,虛構新聞網站上發表對該問題的官方看法,並公布虛構新聞的實名刊登基準等方針[85]。文中稱,上述強調「噓」的文章收到「包括『再怎麼說也太賭氣了』『就像是被責備了以後鬧彆扭的小學生』等,主要是認為『不成熟』的意見」,同時反駁批評道「不願稍花時間單擊一次連結確認信息真假,而是只看標題就條件反射式、盲目地認為內容為真,恐怕正是這種態度在能力素養上有問題」[85]。
Remove ads
適逢聯合國於2013年7月制定的「世界廁所日」到來,為傳達「世界每3人就有一人沒有廁所用的現實」,日本UNICEF協會啟動項目,在昭和紀念公園設置「看不見的廁所」[86][87]。在得知論壇「2channel」前管理人西村博之向曾擔任日本UNICEF協會大使的陳美齡發出公開提問信等情況後[88],虛構新聞撰寫文章惡搞這一項目,並於2013年11月18日發布[89],後因收到該組織抗議郵件而刪除[90][91]。
虛構新聞官方Twitter帳戶公布「文章收到嚴正抗議和刪除請求是事實」[92],並於次日19日發布報告文章[88]。文章顯示,針對協會方面發來信息稱「內容可能使協會喪失信用,請求刪除」,虛構新聞沒有詢問「具體是文章的哪部分會使協會喪失信用」[93],而是質疑郵件內容「是否對言論過於暴力」,認為公開「收到抗議郵件」的事實可能會深化討論[88]。
Remove ads
書籍
- 號外!!虛構新聞(笠倉出版社)2010年12月15日發行,ISBN 978-4-773085-38-9
- 虛構新聞2013(寶島社)2013年1月10日發行,ISBN 978-4-800204-20-2
- 虛構新聞 全國版(G-WALK)2017年4月28日發售,ISBN 978-4-862976-67-3 - 有電子版書籍
腳註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