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農業部農業試驗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農業部農業試驗所(簡稱農試所),為中華民國農業部的附屬機關,負責該國的農業試驗研究工作。最初可追溯至自1895年8月成立的「水稻試作所」,所本部位於臺中市霧峰區,另有三間分所設於嘉義市東區、雲林縣古坑鄉與高雄市鳳山區。試驗所本部佔地129.8公頃,其中建築面積有33.68公頃,主要建築包括行政大樓,試驗研究大樓及各種附屬建築等,而農場面積則有96.12公頃,為台灣最大的農業試驗場。

Remove ads
沿革
- 1895年8月,臺灣總督府成立水稻試作所,最初設於今台大醫院新館址。
- 1900年,改為臺北縣農事試驗場。
- 1901年,改為臺灣總督府台北農事試驗場(另有台中及台南農事試驗場)。
- 1903年5月16日,遷至台北廳大加蚋堡頂內埔莊(後為富田町329番地,土地涵蓋今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國立臺灣大學昆蟲系館,原廳舍址為今台灣電力公司臺北市區營業處。11月17日,裁併臺中及臺南農事試驗場,改為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
- 1921年8月2日,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成立,農事試驗場與糖業試驗場、茶樹栽培試驗場、園藝試驗場、種畜場整併為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農業部,農業部底下設有種藝、農藝化學、植物病理、應用動物及畜產等5科,仍用原農事試驗場廳舍和試驗場;台灣總督府高等農林學校(今國立中興大學)遷入農事試驗場全面取代原本的農事講習,招收預科、農業科及林業科學生[1]。
- 1925年,成立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農業部昆蟲標本館(1939年一併改為臺灣總督府農業試驗所昆蟲標本館)。
- 1939年4月28日,中央研究所裁撤,農業部改制為臺灣總督府農業試驗所,下轄育種農藝、農藝化學、病理昆蟲、畜產、園藝等5科和總務課。
Remove ads
歷任首長
-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農事試驗場長

-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農事試驗場主幹
-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農事試驗場主事
-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農事試驗場長
-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農事試驗場主事
- 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農業部部長


Remove ads
Remove ads
組織



- 所長
- 副所長
- 主任秘書
- 副所長
- 業務單位
- 作物組:分為農藝、園藝、作物生理、統計及採後處理及關西工作站等四個研究室。
- 遺傳資源及生物技術組:設有遺傳資源、生物安全評估、組織培養、作物機能與分子遺傳五個研究室
- 農業化學組:設有土壤及植物體營養診斷中心及台灣土壤陳列館。
- 植物病理組:設有真菌、病毒、細菌及線蟲等四個作物病害研究室,及專責食用及藥用之菇類研究室。
- 應用動物組
- 農業工程組:設有作物栽培管理機械研究室、農產加工與處理機械研究室、農業氣象與設施工程研究室。
- 產業發展服務中心
- 農業技術轉譯中心
- 行政單位
- 秘書室
- 人事室
- 主計室
- 政風室
- 所屬機關
- 花卉試驗分所:位於雲林縣古坑鄉,下設遺傳育種系、產程開發系、產業應用系。
- 嘉義農業試驗分所:位於嘉義市東區,下設農藝系、園藝系及植物保護系。
- 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位於高雄市鳳山區,下設熱帶果樹系、蔬菜系、植物保護系、經營利用系。
合作機構
以下列出有雙邊簽署合作備忘錄,或協辦各項國際會議的機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