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英語:Department of Mental Health,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簡稱心健司,是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所屬機關,負責促進國民心理健康、精神疾病預防及治療、自殺、藥癮酒癮、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工作等相關業務[1]。
沿革
- 1990年,總統公布施行《精神衛生法》。
- 2008年,衛生署署長葉金川推動,「心理健康辦公室」以任務編組的方式成立,陳快樂兼任衛生署心理健康辦公室5年,協助規劃成立心理健康司。
- 2012年2月16日,行政院院會通過《衛生福利部組織法草案》,其中包含設立8個業務司,其一為心理健康司[1]。
- 2013年1月3日,立法院第8屆第2會期司法及法制、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聯席會議,主決議,改成立「心理及口腔健康司」[1]。台灣精神醫學會、台灣輔導教師協會等多個團體呼籲行政院長江宜樺請堅持院版獨立的心理健康司[2][3][4]。
- 2013年7月,衛福部成立,設立「心理及口腔健康司」。
- 2022年5月4日,衛福部長陳時中宣布心理及口腔健康分家[5][6],分別成立「心理健康司」及「口腔健康司」[7]。
歷任首長
組織
- 司長[8]
- 副司長
- 專門委員、簡任技正
- 第一科:心理健康促進
- 第二科:精神疾病防治
- 第三科:成癮防治
- 第四科:特殊族群處遇
- 第五科:司法精神醫療
- 第六科:緊急精神醫療
- 專門委員、簡任技正
- 副司長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