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意文字描述字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表意文字描述字元(英語:Ideographic Description Character,IDC)是一塊收錄描述表意文字(如漢字)結構的符號的Unicode區段,其中部分描述符號編碼於其他區段。
目前大部份編碼包含Unicode,處理漢字編碼時大致是先搜集漢字,給予每個漢字一個數字編碼。然而,漢字數量龐大,字集往往不完全;再加上漢字本身是開放組合,漢字的用戶很可能自造新字,不可能有一個可以搜集到所有漢字的字集,所以用這些字元描述某「字」如何以較簡單的部件組合起來。
碼表
表意文字描述字元 Ideographic Description Characters [1][2] Unicode 聯盟官方碼表(PDF) |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A | B | C | D | E | F | |
U+2FFx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註釋
|
表意文字描述序列
表意文字描述序列(英語:Ideographic Description Sequence,IDS)是Unicode標準定義的漢字結構描述語法,描述序列由描述字元與兩個以上特定字元(主要為漢字)組合而成,表示漢字的抽象結構。
Unicode定義了16種組合字元:
編碼 | 字元 | 意義 | 例字 | 序列 | 例字 | 序列 |
---|---|---|---|---|---|---|
U+2FF0 | ⿰ | 兩部件由左至右組成 | 相 | ⿰木目 | 𠁢 | ⿰丨㇍ |
U+2FF1 | ⿱ | 兩部件由上至下組成 | 杏 | ⿱木口 | 𠚤 | ⿱𠂊丶 |
U+2FF2 | ⿲ | 三部件由左至右組成 | 衍 | ⿲彳氵亍 | 𠂗 | ⿲丿夕乚 |
U+2FF3 | ⿳ | 三部件由上至下組成 | 京 | ⿳亠口小 | 𠋑 | ⿳亼目口 |
U+2FF4 | ⿴ | 兩部件由外而內組成 | 回 | ⿴囗口 | 𠀬 | ⿴㐁人 |
U+2FF5 | ⿵ | 三面包圍,下方開口 | 凰 | ⿵几皇 | 𧓉 | ⿵齊虫 |
U+2FF6 | ⿶ | 三面包圍,上方開口 | 凶 | ⿶凵㐅 | 义 | ⿶乂丶 |
U+2FF7 | ⿷ | 三面包圍,右方開口 | 匠 | ⿷匚斤 | 𧆬 | ⿷虎九 |
U+2FF8 | ⿸ | 兩面包圍,兩部件由左上至右下組成 | 病 | ⿸疒丙 | 𤆯 | ⿸耂火 |
U+2FF9 | ⿹ | 兩面包圍,兩部件由右上至左下組成 | 戒 | ⿹戈廾 | 𢧌 | ⿹或壬 |
U+2FFA | ⿺ | 兩面包圍,兩部件由左下至右上組成 | 超 | ⿺走召 | 𥘶 | ⿺礼分 |
U+2FFB | ⿻ | 兩部件重疊 | 巫 | ⿻工从 | 𣏃 | ⿻木⿻コ一 |
U+2FFC | | 三面包圍,左方開口 | 㕚 | 叉丶 | 𬺹 | コ二 |
U+2FFD | | 兩面包圍,兩部件由右下至左上組成 | 氷 | 水丶 | 斗 | ⺀十 |
U+2FFE | | 水平翻轉 | 卐 | 卍 | 𣥄 | 正 |
U+2FFF | | 旋轉 | 𠕄 | 凹 | 𠄔 | 予 |
另有兩個描述符號並不在此區段內:
還有一個字元「⬚」,編碼是U+2B1A,雖然名稱只是「dotted square(點狀虛線的正方形)」,但也常配合表意文字描述字元使用,指無法分割的整體字。
IDS的運算方式是前綴表示法,運算子在前,對應數量的運算元在後。這種方式不需使用括號等字元輔助即可無歧義地表示運算順序。
統一碼標準中,表意文字描述序列之定義如下:[5]
IDS := 漢字 | 部首 | 中日韓筆畫 | 私人造字區 | U+FF1F | IDS二元運算子 IDS IDS | IDS三元運算子 IDS IDS IDS
IDS二元運算子 := U+2FF0 | U+2FF1 | U+2FF4 | U+2FF5 | U+2FF6 | U+2FF7 | U+2FF8 | U+2FF9 | U+2FFA | U+2FFB
IDS三元運算子 := U+2FF2 | U+2FF3
按此,合規範的IDS必須由漢字、中日韓部首字元、中日韓筆畫字元(U+31C0-U+31EF)、私人造字、全形問號字元(U+FF1F),以IDC連接而成。
限制
歷史
另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