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占士·艾利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詹姆斯·艾利森
Remove ads

占士·帕特里克·艾利臣(英語:James Patrick Allison,1948年8月7日),美國免疫學家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免疫學部主任暨免疫治療平台行政主任,2018年與本庶佑一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5]。他的發現帶來全新的癌症療法,令一些患了最致命癌症的病人得以痊癒。艾利臣被認為對了解T細胞受體的結構作出重要貢獻。他也是首位發現CD28英語CD28協同刺激T細胞,完全激活初始T細胞英語Naive T cell,並防止T細胞株落失能的科學家[6]

快速預覽 占士·艾利臣 James P. Allison, 出生 ...
Remove ads

早年生活與教育

艾利臣在1948年8月7日生於德克薩斯州艾里斯英語Alice, Texas,他是康斯坦斯(Constance)和耳鼻喉科醫生阿爾伯特·艾利臣三個兒子中最小的一個。8年級時,他受到數學老師和學校輔導員的啟發,決定從事科學事業。15歲時,他進入一個由美國國家衛生基金會資助,於德克薩斯州大學奧斯汀分校舉行的暑期科學訓練計劃,並於翌年從艾里斯高中英語Alice High School畢業[7][8]

1969年,他在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獲微生物學學士學位,後又於1973年在同校獲生物科學博士學位[9]

職業生涯

得到博士學位後,艾利臣於加州的斯克里普斯診所暨研究基金會(今斯克里普斯研究所)任博士後研究員。1977年,他轉至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生物化學系擔任助理生物化學家及助理教授。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在1984年聘請他當免疫學教授和癌症研究實驗室主任。2004年,他開始在威爾康奈爾醫學院任教授,並同時擔當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路德維希癌症免疫療法中心主任及大衛·H·科赫免疫學講座教授,直至2012年。另外,從1997至2012年,他是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的研究員之一。2012年,艾利臣加入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擔任薇薇安·L·史密斯免疫學卓越講座教授、免疫學部主任、免疫治療平台行政主任以及帕克癌症免疫療法研究所主任[9]

研究

Thumb
癌症免疫療法阻截抑制免疫系統的調控機制,使免疫系統自行對抗腫瘤

1980年代,艾利臣是其中一位首先發現和描述T細胞受體科學家[10][11]。1992年,他發現CD28英語CD28激活初始T細胞英語Naive T cell的功能[6]

1990年代中期,艾利臣和傑佛瑞·布萊斯頓英語Jeffrey Bluestone各自發現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相關抗原4(CTLA-4)抑制T細胞免疫反應[12][13]。1996年,艾利臣顯示以抗體阻礙CTLA-4,可以增加對腫瘤的免疫反應和抗拒[14]。這個被稱為「免疫檢查點英語Immune checkpoint阻截療法」的方法透過阻截抑制T細胞的化學反應,釋放人體免疫系統抵抗腫瘤的能力,達致臨床效益[15]。艾利臣的研究最終帶來伊匹單抗英語Ipilimumab,一種獲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許可用以治療已轉移黑色素瘤單株抗體藥物[16]。2013年,《科學》選出「癌症免疫療法」為年度科學突破[17]

榮譽及獎項

Remove ads

個人生活

艾利臣的母親在他11歲時因淋巴瘤離世。數年後,她的兩位兄弟分別因肺癌黑色素瘤辭世。2005年,他先後經歷哥哥因前列腺癌離世,以及自己被診斷出患上前列腺癌[7]。他後來成功以手術治療該疾病[21]

他與其他免疫學家腫瘤學家組成搖滾藍調樂隊「檢查點」(意指免疫檢查點英語Immune checkpoint);他在樂隊中擔任口琴演奏及和聲。2014年6月,「檢查點」在芝加哥藍調之屋英語House of Blues舉行的國際癌症免疫療法學會英語Society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癌症免疫療法籌款活動上演出,座無虛席[7]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