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語系
语言学上对语言的分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語系是同一個祖語分化出來的所有語言組成的集合。「語系」的概念是建立在這樣一種假設上面的:有一些現在我們看到的語言,從歷史角度講,是來自同一種語言的;那種語言因為分化而形成了現在的這些語言,就像一個祖先繁衍出諸多後代那樣[1]。如果有多種語言是由同一種語言演化而來的,那麼我們就說這種語言是它們的共同祖先,就管它叫這些語言的「祖語」,並且說這些語言是同源的,或者是有親屬關係[1]的。[2]
下級分類

同一語系的語言還可以按照親緣關係的遠近分出語族、語支等子集。這裏說的親緣關係,指的乃是分化的早晚,分化晚的,關係就近。一個語系先分化為多個語族,一個語族再分化為多個語支,語支又分化成不同的語言。[2]
分類標準
語義相通、語音相近的單詞,稱為同源詞;通過比較不同語言的單詞,可以得出的同源詞之間的語音對應規律,這是分析語言的親屬關係時最重要的判斷依據。相似的屈折變化方式也是一種重要的判據,但是這種判據遇到沒有或者很少有屈折變化的語言,就難以派上用場。[3]:30-33
不同語言之間相似的單詞,可能是同源詞,也可能是因為接觸其他語言產生的借詞,後者在判斷語言親屬關係時沒有考慮的價值。同源詞之間存在語音對應關係,而借詞則不然,可以通過這一點把兩者區別開來;特定類型的單詞,比如文化詞語和科學術語,因為容易相互借用,也不適合作為比較的對象。有時無關的語言之間還會因為巧合而出現偽同源詞,比如,德語的「nass 」與祖尼語的「nas」都表示「潮濕」;這種情況在比較語言學研究中也是不應予以考慮的。[3]:33,74-75音節結構、聲調、基本語序之間的相似性或者差別,也不能證明或證偽兩種語言的親緣關係,因為這些特點容易在非同源的語言之間擴散[4]。
在判斷親緣關係時,一般只有基本核心詞和屈折變化是適宜用來比較的。基本核心詞包括代詞、親屬稱謂、身體部位的名稱、顏色的名稱、非常常見的動詞、形容詞等。[3]:75
Remove ads
世界主要語系一覽

根據Ethnologue於2025年發布的數據,以下為使用人數超過一百萬的口語語系:[5]
孤立語言
有些語言無法與任何語言歸類到同一個語系裏面,它們被稱為孤立語言[6],包括巴斯克語、布魯沙斯克語、阿伊努語等。Ethnologue第28版列出了107種孤立語言,其中79種現仍存活[5];Glottolog第5.2版則列出了184種[7]。[8]
研究歷史
1786年,威廉·瓊斯在亞洲學會演講時提出,梵語與拉丁語、希臘語是同源的;這就已經隱含了「印歐語系」這個假設,只是還未正式提出這一概念[3]:29。瓊斯又在1814年正式提出了「印-歐」(Indo-European)這一名稱,用以描述這兩個地區的某些語言之間的聯繫。[1]
印歐語系語言的歷史比較語言學研究獲得了可觀的成就。這讓學者們意識到語系的假設是正確的,推進了其他地區的語言學研究採取類似的方法。有些學者假設,也存在其他一些能歸類到同一個語系之中的語言集合,漢藏語系的概念就是這樣提出的。[3]:30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