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諸羅八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諸羅八景或諸羅六景原是清朝志書中選出的嘉義勝景,名單經過數度更迭。1995年,透過票選選出目前的諸羅八景為:蘭潭、嘉義市文化中心、嘉義公園、阿里山火車、嘉義植物園、蘭潭後山公園、彌陀寺和文化路夜市[1][2]。
清治時期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施琅攻克明鄭,將明鄭版圖納入清帝國版圖後,一開始在臺灣南部沿海平原一帶設有一府三縣,府有府八景、縣有縣六景[3]。根據1717年(康熙五十六年)周鍾瑄、陳夢林所著的《諸羅縣志》記載,諸羅縣六景為:玉山雲淨、檨圃風清、北香秋荷、水沙浮嶼、雞籠積雪、龍目甘泉[4]。
1742年(乾隆七年),劉良璧主修的《重修福建臺灣府志》中,則較六景少了「雞籠積雪」,多了「梅坑月霽、月嶺曉翠、牛溪晚嵐」三項,成為八景。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由衛克堉選定「玉山雪淨、蘭井泉甘、羨圃風清、北香秋荷、南浦春草、梅坑月霽、月嶺曉翠、牛溪晚嵐」為諸羅八景。[5]:49[6]:17
另外亦有古八景「北湖荷香、南浦草青、萬山倒影、月嶺曉翠、蘭井泉甘、檨園風晴、梅坑月霽、虞溪晚渡」的說法。[6]:17
上述諸景中,真正在今嘉義市境的有「蘭井泉甘、羨圃風清、北香秋荷、南浦春草、萬山倒影」[5]:44、48-49:
Remove ads
民國時期
二次世界大戰後,在1948年(民國三十七年)、1995年(民國八十四年)分別有兩次選出新的八景[7],名單如下[8]:
- 1948年評定版
(蘭潭) |
(貯木池[註 1]) |
(彌陀寺) |
(中正公園) |
(嘉義公園) |
(嘉義植物園) |
(白鷺橋[註 2]) |
(北香湖) |
![]() |
- 1995票選新八景
![]() |
![]() |
注解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