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吸血鬼 (1979年電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诺斯费拉图:夜晚的幽灵
Remove ads

吸血殭屍》(德語:Nosferatu: Phantom der Nacht,英語:Nosferatu the Vampyre)是一部1979年西德恐怖電影,由華納·荷索自編自導。這部電影主要以十九世紀的維斯馬、德國和外西凡尼亞為背景。該片被認為是對1922年F·W·茂瑙改編自《德古拉》的德國電影《不死殭屍—恐慄交響曲》的重製。該片由克勞斯·金斯基飾演德古拉伊莎貝·雅珍妮飾演露西·哈克(Lucy Harker),般奴·堅斯飾演莊拿芬·哈克(Jonathan Harker),法國藝術作家羅蘭·托普飾演倫菲爾德(Renfield)。電影有英語和德語兩個版本[2]

}-
快速預覽 吸血殭屍Nosferatu: Phantom der Nacht, 基本資料 ...

這部電影是他和演員金斯基的五次合作中的第二次[4],緊隨其後的下一次合作是1979年的《浮石傳英語Woyzeck (1979 film)》。這部電影在西德獲得了100萬馬克的票房,在意大利獲得了53,870,000英鎊的票房[2],它在雅珍妮的祖國法國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票房達到了933,533觀影人次[5]

這部電影有一部名義上的續集,也就是1988年的意大利恐怖片《情慾幽靈英語Vampire in Venice[6],並且仍由金斯基主演[7]

Remove ads

劇情簡介

莊拿芬·哈克(Jonathan Harker)是德國維斯馬的一名房地產經理人。他的老闆倫菲爾德(Renfield)告訴他,一位名叫德古拉伯爵的貴族希望在維斯馬購買房產,並指派他親自拜訪伯爵,完成這筆有利可圖的交易。於是,哈克告別了年輕的妻子露西(Lucy),攜帶着出售房子的契約和文件,展開為期四週的旅程,前往外西凡尼亞的德古拉城堡。在旅途中,他停留於一個村莊,當地村民警告他遠離那座被詛咒的城堡,並向他講述吸血鬼的故事。然而,哈克將村民的話視為迷信,不予理會,繼續獨自踏上通往博爾戈隘口的道路。抵達德古拉城堡後,他見到了伯爵——一位外貌怪異的男子,擁有類似齧齒動物的特徵:蒼白的皮膚、大耳朵、尖銳的牙齒以及修長的指甲。

孤獨的德古拉伯爵被哈克攜帶的露西畫像深深吸引,當得知所購房產鄰近露西家時,他立刻決定完成購買。然而,在哈克拜訪期間,夜晚與伯爵的頻繁接觸令他感到極度不安,這些遭遇如噩夢般困擾着他。同時,在維斯馬的露西則飽受夜晚恐怖的折磨,隱隱預感不祥的厄運即將降臨。而倫菲爾德則因咬傷一頭牛被送入精神病院,顯然已經徹底瘋癱。最終,哈克在城堡中發現德古拉伯爵白天睡在棺材裏,這一景象讓他確信伯爵是一名吸血鬼。不久,伯爵攜帶裝滿詛咒泥土的棺材離開城堡,啟程前往維斯馬。哈克發現自己被囚禁後,試圖用床單做成繩索從窗戶逃生,但因繩索不夠長而墜地受傷。次日清晨,他被一位年輕羅姆人的小提琴聲喚醒,隨後被送往醫院。在醫院裏,他向醫生提及「黑棺材」的事,但醫生們認為他的傷勢影響了腦部,導致精神失常,對他的話語不予相信。

與此同時,德古拉伯爵和他的棺木經由黑海港口瓦爾納,穿過博斯普魯斯海峽直布羅陀海峽,繞過西歐大西洋海岸後,抵達波羅的海,最終運往維斯馬。在航程中,德古拉按計劃殺死了所有船員,並偽裝成腺鼠疫肆虐的結果。這艘幽靈船載着它的詭異貨物抵達維斯馬,引發了當地醫生的關注,其中包括亞伯拉罕·凡赫辛。他們在船上發現了一本日誌,記錄了船員遭受瘟疫折磨的過程。不久,維斯馬被從船上帶來的老鼠所淹沒,死亡的陰影迅速籠罩了整個小鎮。德古拉伯爵帶着他的棺木進入維斯馬,進一步散播恐怖與瘟疫。當莊拿芬·哈克終於被送回家時,他已經病入膏肓,甚至無法認出自己的妻子露西。此時,露西意外地遇到了德古拉伯爵。疲憊而孤獨的德古拉希望露西能像對待莊拿芬那樣,給予他些許溫暖與愛,但露西堅決拒絕了他,讓他倍感沮喪。露西逐漸意識到,除了瘟疫外,還有更為恐怖的力量使小鎮從平靜走向毀滅。面對鎮民的冷漠與不信任,她決定用自己的生命阻止德古拉。黎明前,她將德古拉引誘至自己的臥室。在那裏,德古拉吸食了她的血,卻因露西的純潔與美麗而分神,沒有注意到公雞的啼鳴。隨着第一道晨光照亮大地,德古拉倒地身亡。

凡赫辛博士趕到現場後,發現露西用生命換來了勝利。他將木樁釘入德古拉的心臟,以確保這場鬥爭的最終結束。然而,事情並未完全結束。在最後的轉折中,莊拿芬從病中醒來,卻已變成吸血鬼。他捏造范海辛謀殺德古拉的罪名,使其遭到逮捕。最終,穿着飄逸黑衣的莊拿芬騎馬離開維斯馬,留下意味深長的話語:「還有很多事情要做。」[8]

Remove ads

主要演員

Remove ads

製作

背景

雖然本片的基本故事源自伯蘭·史杜克的《德古拉》,導演華納·荷索將這部1979年的電影主要定位為向F·W·茂瑙影響深遠的無聲電影不死殭屍—恐慄交響曲》(1922年)的致敬。然而,茂瑙的版本與史杜克的原著有所不同。由於早期電影製作者未能獲得改編《德古拉》的版權,他們改動了一些次要細節和人物名稱,以規避知識產權問題。然而,此舉未能成功,史杜克的遺孀佛羅倫薩英語Florence Balcombe提起了訴訟,法院下令銷毀所有膠片。幸運的是,部分拷貝得以倖存,並在佛羅倫薩去世後、版權過期時得以修復[9]

荷索認為茂瑙的《不死殭屍—恐慄交響曲》是德國影史上最偉大的電影[10]。他同時也希望製作自己的版本,並選擇克勞斯·金斯基擔任主角。1979年,《德古拉》的版權進入公有領域,荷索得以重製這部經典的德國電影,並恢復了原著中的人物名字[9]

拍攝

《吸血殭屍》由華納·荷索、法國高蒙電影公司以及西德公共電視台德國電視二台共同製作。與20世紀70年代西德電影常見情況相同,該片的拍攝成本極為低廉,整個製作僅由一支16人的小型團隊完成。由於荷索無法在茂瑙原作電影中所選的維斯馬進行拍攝,他將取景地改至荷蘭代爾夫特[8]。然而,由於代爾夫特當局拒絕允許釋放影片中需要的11,000隻老鼠,部分鏡頭最終改在斯希丹附近完成[10]

為了吸引英語觀眾,荷索應二十世紀霍士的要求,製作了兩個版本的電影。同一場對白戲分別用德語和英語拍攝了兩次,確保演員的原聲可以出現在英文版中,而非依賴配音。然而,荷索在2014年表示,他認為德語版本更為「真實」[11]

影片的開場鏡頭是荷索在墨西哥瓜納華托博物館獨自拍攝的場景。該博物館展示了大量1833年霍亂疫情受害者的木乃伊。荷索在20世紀60年代首次見到這些木乃伊,並於70年代重返博物館時將屍體從玻璃箱中取出,靠牆按年齡從幼到老的順序排列,再進行拍攝[12]

克勞斯·金斯基的吸血鬼造型——黑色服裝、光頭、類似老鼠的牙齒和長長的指甲——是對馬克斯·施萊克英語Max Schreck在《不死殭屍—恐慄交響曲》中裝扮的模仿。為金斯基化妝的是日本藝術家玲子·克魯克法語Reiko Kruk。儘管金斯基在拍攝其他電影時經常與荷索及其他人發生衝突,但在與克魯克合作的四小時化妝過程中,他表現得十分平和,未曾情緒失控。影片中的部分鏡頭對茂瑙原版電影的標誌性場景進行了忠實再現,其中一些幾乎完全相同,旨在向茂瑙致敬,彰顯其經典之作的深遠影響[13]

Remove ads

配樂

《吸血殭屍》的配樂由西德樂隊Popol Vuh英語Popol Vuh (band)創作,他們曾多次與華納·荷索合作。電影的音樂主要來自該樂隊的專輯《影子兄弟——光明之子英語Brüder des Schattens – Söhne des Lichts[14]。此外,影片還包含其他經典樂曲,包括李察·華格納的《萊茵的黃金》前奏曲、夏爾·古諾的《聖塞西勒慶典彌撒曲》中的聖哉經,以及由聲樂合唱團演唱的佐治亞民歌英語Music of Georgia (country)辛茨卡羅英語Tsintskaro[15]。這些音樂元素共同營造出影片陰鬱而神秘的氛圍。

虐待動物

華納·荷索在製作《吸血殭屍》時曾僱用荷蘭行為生物學馬滕哈特英語Maarten 't Hart,一位在實驗用老鼠管理方面經驗豐富的專家。然而,由於目睹老鼠在片場遭受殘忍對待,哈特最終拒絕繼續合作。根據他的說法,從匈牙利進口的老鼠在抵達荷蘭後,因運輸條件惡劣而極度飢餓,甚至出現了互相吞食的情況。荷索還堅持將白老鼠染成灰色,並採用了將裝有老鼠的籠子浸入沸水的方式。哈特指出,這一方法導致一半的老鼠死亡,而倖存的老鼠則迅速舔掉了染料。哈特同時暗示,片中出現的綿羊和馬也遭到了不良對待,但他未進一步透露具體細節[16]

發行

《吸血殭屍》分別以德語版和英語版形式上映,並成功入選第2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該片的美術指導亨寧·馮·吉爾克英語Henning von Gierke更榮獲了傑出個人成就銀熊獎德語Silberner Bär/Herausragende künstlerische Leistung#Herausragende Einzelleistung (1956–2005)[17]

評論

影評聚合網站爛番茄報告稱,52篇影評中有94%的影評為好評,平均評分為8.1/10。該網站對於這部電影形成的關鍵共識是「荷索的驚人視覺效果,以及金斯基飾演的著名吸血鬼形象,使這部翻拍版的諾斯費拉圖本身就是一部恐怖的經典之作。」[18]

在當代的影評中,這部電影以保持恐怖元素而著稱,其中有無數的死亡和陰鬱的氣氛,並且它的情節比許多德古拉的作品更豐富,更強調了吸血鬼的悲慘孤獨[19]。德古拉仍然是一個可怕的人物,但有着更強烈的悲愴感,他疲倦,缺少愛,又無法死亡。 MovieMet的評審員約翰·J·普吉歐(John J. Puccio)認為這是對茂瑙原版電影的忠實致敬,它顯著地更新了原著,避免了過度衍生的危險[20]

2011年,羅渣·伊拔將這部電影加入了他的「偉大電影系列」。在結束他的四星評論時,埃伯特說:

這部電影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其美感。荷索的畫眼往往不足以被人大加稱讚,其電影總以主題為主,我們更關注劇情的發展,而很少有「美麗的鏡頭」。但是在這部電影裏看看他對調色板的控制,他偏離中心的構圖,以及明暗的戲劇性對比。這是一部尊重吸血鬼的嚴肅的電影。不,我不相信它們。但如果它們是真實的,那麼它們應該是這樣的。[21]

參考資料

擴展閱讀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