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費奧克蒂斯托夫隕石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費奧克蒂斯托夫隕石坑(Feoktistov)是位於月球背面北半部的一座大撞擊坑,其名稱取自前蘇聯航天工程師、太空人康斯坦丁·彼得羅維奇·費奧克蒂斯托夫(1926年- ),1970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接受。

描述
該隕坑西北偏西靠近尼蘭德隕石坑、北面毗鄰庫爾恰托夫環形山、捷列什科娃隕石坑位於它的東南,西北方延伸着庫爾恰托夫坑鏈,莫斯科海則坐落在它的東南方[2]。該隕坑中心月面坐標為30.73°N 140.5°E,直徑22.06公里[3],深度約1.83公里[4]。
費奧克蒂斯托夫隕石坑形成於莫斯科海撞擊事件中所拋射的噴出物,隕坑外觀接近圓形,北側向外伸出,可能是由二座幾乎已完全損毀的隕坑疊加而成,而東側和西北邊緣則明顯向內縮進。隕坑壁部分磨損,但西北和東側坑沿仍較為尖峭,平均較周邊地形高出820米[4],內部容積約有330公里3[4]。碗狀的坑底相對平坦,除東北部有一片不規則地帶外,無其它醒目的地貌結構。
康斯坦丁·彼得羅維奇·費奧克蒂斯托夫是1964年乘坐上升1號進入太空的首位非軍事人員。
衛星隕石坑
按慣例,最靠近費奧克蒂斯托夫隕石坑的衛星坑將在月圖上以字母標註在該坑的中心點旁。

參考文獻
另請參閱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