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赤湯人車軌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赤湯人車軌道(日語:赤湯人車軌道/あかゆじんしゃきどう)是一條在山形縣東置賜郡赤湯町(現時:南陽市)內行走,於1919年至1926年之間曾經存在的臺車。建設目的是為了連接赤湯站與赤湯溫泉街。

概要

奧羽本線赤湯站與赤湯好溫泉街之間有一段距離。在1910年(明治43年)左右,由於交通不便的關係,赤湯溫泉的客量有減少的傾向。因此便計劃建設臺車連接車站與溫泉街。中途受到發生第一次世界大戰影響,使鐵材等建材價格上升,因此這個計劃被延遲了。在1919年(大正8年)4月25日,赤湯人車軌道終於啟用。社長為石岡與市。
路線全長約1.9公里,中途沒有任何指定停靠站,乘客可以在任何地方上下車。車費方面,當初為10錢,後來增至20錢。此外,由於冬季路面積雪等關係,該期間會暫停營運[1]。
另外在車輛方面,赤湯人車軌道使用與馬車鐵路相同規格,設有甲板的車輛(載客量方面,可負載約10人,若包含企位則為約15人)。一共有2架車輛。一架車輛由三人負責推動。但是通常不會同時使用兩架車輛,在繁忙時期外,路軌上只有一架車輛。車廠位於跨越吉野川的花見橋之東邊。車廠範圍較大,可讓兩架車輛垂直排列[1]。
開業當初的業績還不錯,但是後來由於路線距離並收取較高車費的關係,客量有所下降。隨後在1924年(大正13年)6月30日,車廠發生火災,使車廠與兩架車輛一同被燒毀。在火災過後雖然已經再次訂造車輛,但是在當時巴士服務的興起使客量減少。而計劃改變為電氣化鐵路時也遇到資金不足的問題。結果在1926年(大正15年)5月29日全線停止營運,同年11月29日,公司被解散。
Remove ads
歷史
運輸業績
- 資料取自各年度版《鐵道省鐵道統計資料》
Remove ads
注腳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