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赫魯曉夫主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赫魯曉夫主義
Remove ads

赫魯曉夫主義(英語:Khrushchevism)是基於蘇共中央第一書記尼基塔·赫魯曉夫和他領導的政府的政策而形成的一種理論[1][2][3]

Thumb
尼基塔·赫魯曉夫

評價

1964年3月31日,中國《人民日報》編輯部和《紅旗》雜誌編輯部聯名發表文章《無產階級革命和赫魯曉夫修正主義——八評蘇共中央的公開信,文章將赫魯曉夫的「和平過渡」路線命名為「赫魯曉夫修正主義」,認為: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歷史上的一切修正主義者,他們背叛馬克思主義,背叛無產階級,都集中表現在反對暴力革命,反對無產階級專政,主張從資本主義和平過渡到社會主義。赫魯曉夫修正主義也正是這樣。在這個問題上,赫魯曉夫是伯恩施坦考茨基的門徒,也是白勞德鐵托的門徒。[4]

赫魯曉夫主義是去史太林化運動的產物,提倡對文化差異採取更多的包容,採取更開放的國際關係政策,否定史太林的專斷和恐怖政策[5]

赫魯曉夫主義作為一種政治現象不止出現在蘇聯,毛澤東亦曾試圖參照赫魯曉夫主義探索中國的國家建設道路,但隨着毛和赫魯曉夫在意識形態上出現重大分歧而停止[6]

參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