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趙儷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趙儷生(1917年4月25日—2007年11月27日),原名甡,字儷生,以字行,筆名馮夷,山東安邱人,中國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家,曾任蘭州大學教授。趙儷生在中國馬克思主義歷史學中持與郭沫若一派不同的歷史觀,曾着力於馬克思的亞細亞生產方式理論研究。

生平
趙儷生大學畢業於清華大學外文系,期間曾參與一二九運動等左翼活動。1947年。出任國立河南大學歷史系副教授。1949年,調入北京中國科學院編譯局,但因與郭沫若的矛盾被迫離職,後先後在東北師範大學、山東大學任教,1957年因政治原因遠調蘭州大學。1958年,因政治形勢變化被劃為右派,遭受長期迫害[1][2][3][4][5]。
1978年,趙儷生重返講壇。同年,中國大陸恢復研究生招生,趙儷生首屆招收秦暉、楊善群、白文固、霍俊江、馬明達、葛金芳、楊木七名研究生,他將這七人稱為「七隻九斤黃」,認為他們是自己的嫡傳弟子。這七人後來大都於高校任職[6][7]。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