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趙炳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趙炳然(1507年—1569年),字子晦,號劍門,四川保寧府劔州人,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嘉靖十年(1531年)辛卯科四川鄉試第六十一名舉人。嘉靖十四年(1535年),登乙未科進士,嘉靖十四年(1539年)除新喻縣知縣[1],十九年十月選貴州道試監察御史,次年實授。二十四年(1545年)五月與給事中李文進覈查宣府、大同、山西等地兵餉,彈劾前後督撫樊繼祖、史道,監司楊銳,指揮馮世彪等一百七十七人侵冒罪。二十五年審訊謀反宗室朱充灼等。復除江西道御史,二十九年巡按雲南,彈劾黔國公沐朝弼、巡撫都御史石簡剿元江府土舍那鑒兵敗失利一事。三十二名巡按浙江,監察紀錄浙江剿倭戰事。三十四年七月升大理寺右寺丞,三十六年四月轉左寺丞,十月晉本寺右少卿,數日後升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湖廣,監修明顯陵及龍飛等殿工程。丁憂歸。服闋,四十年十一月起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協理院事,四十一年四月升左副都御史[2]。
浙江、福建總督胡宗憲下獄,明世宗下詔罷總督職。大學士徐階以浙江寇剛平定,請設巡撫綏輯,遂於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十一月進升趙炳然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提督軍務巡撫浙江,在任期間減免百姓稅費[3]。福建巡撫游震得請浙兵剿平倭寇,世宗下詔發義烏精兵一萬,命副總兵戚繼光率領前往,仍諭趙炳然協剿。同年,戚繼光平亂,餘寇流入浙江。官軍迎戰於連嶼、陡橋、石坪,斬首百餘級。新倭復犯石坪,將士乘勝殲掉。趙炳然以援剿功,再賜金幣,進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4]。
嘉靖四十三年七月,巡視京營給事中辛自修彈劾罷免戎政都御史李鐩,請擇素知兵者取代。於是召趙炳然為兵部尚書,協理戎政。四十四年十月,詔兼右副都御史,總督宣、大、山西軍務。新平、平遠、保平三堡密邇宣府,舊屬大同。天城相去六十里,孤懸塞外,隔崇山,寇騎時常出沒。趙炳然奏添設參將,別設一營,得到批准。以總兵官馬芳等卻敵功,四十五年閏十月召還部,代楊博為兵部尚書。以三年考滿,加太子少保。隆慶初,以病乞休。卒贈太子太保,諡恭襄[5]。
Remove ads
家族
延伸閱讀
[編]
《國朝獻徵錄·卷之三十九》,出自焦竑《國朝獻徵錄》
《明史卷二百〇二》,出自《明史》
參考文獻
相關條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