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趙金龍 (清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生平
其家世代以租墾荒山維生,生活困苦。道光十一年(1831年),朝廷下令「山田升科」,引起瑤民不滿,趙金龍與常寧縣瑤人趙福才等人合謀策反,利用宗教組織群眾,在湖南、廣東、廣西邊境秘密組織反清隊伍,並派人到廣東連州籌辦硝藥、鐵砂,製造槍炮。十二月底,在江華兩河口發動起起事反清,稱金龍王,改元金龍元年,聯絡廣西富川、廣東連南瑤民,擴大隊伍,攻城殺官。湖廣總督盧坤調集兩湖官軍進行圍剿,在武水瑤山被趙金龍軍擊敗,盧坤被降職,戴罪立功。次年二月,率部在池塘圩再次擊敗清軍,殺湖南提督海凌阿和寶慶協副將馬韜等,當時有歌謠:「金龍出大洞,海馬(海凌阿、馬韜)歸池塘」。繼奪取湖南蘭山、寧遠、新田、常寧、興寧、桂陽、武岡、江華及廣東乳源、連南和廣西富川、賀縣等地瑤、漢百姓紛紛響應,眾至萬人,勢力擴及三省邊境十餘縣。三月,清廷調集兩湖、兩廣、貴州等五省兵力鎮壓,命戶部尚書禧恩親臨督陣。趙金龍率義軍據守常寧縣洋泉鎮,力戰而死[1][2][3][4]。
Remove ads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