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跑道 (體育)
田径运动中径赛的比赛场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跑道是指田徑運動中徑賽的比賽場地。現時國際上大多使用全天候跑道,跑道採用聚氨酯(PU)塑膠顆粒作為面層。全天候跑道的好處是平整度高,彈性好,可為選手提供一個不受惡劣天氣影響的競賽場地。而過去曾有使用過泥地、草地、沙地和煤渣等鋪面的跑道。

沿革
從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橡膠和瀝青結合的人造跑道開始出現。為墨爾本1956年夏季奧運會建造了一條人工熱身賽道。[1]
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3M公司推出塑膠跑道,而最初是為賽馬設計的。[2]196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主場館墨西哥奧林匹克體育場鋪設的塑膠跑道是世界第一次有國際級賽事在此類跑道上進行,亦奠定塑膠跑道成為全球標準的地位。
規格

跑道的第一條賽道之長度為400米(1,312.3呎)。而在某些舊式運動場跑道不是按照這個規範建造的,而是以英制丈量的,如440碼(402.336米)規格的跑道。 20世紀初期的奧運會田徑比賽場地之跑道仍有其他長度。在1979年修改規則之前,英制丈量的距離仍然在美國使用。
根據國際田聯規則,每條賽道應寬達122厘米(4呎)[3] ,但大部分美國高中之賽道皆按照NFHS規範建造的,這些賽道允許更小的跑道。[4]

國際田聯田徑場地設施標準手冊規定標準的體育跑道內圈周長400米(1,312.3呎),其中彎道半徑應為36.5米,直道要沿南北方向避免太陽位置低時的炫目影響。應有8條跑道,直道可有10條,每條跑道寬為1.22米,跑道內側安全區域不少於1米,外側最好也有1米的安全區,起跑區最少3米,衝刺緩衝段至少17米。跑道左右傾斜度最大不得超過1:100,跑的方向上的向下傾斜度不得超過1:1000。
賽跑方向
![]() |
![]() |
一般比賽跑道在比賽時是以逆時針賽跑競技。1912年,國際田聯成立之際,把賽跑的方向統一定為以左手為內側,即逆時針,並列入田聯規則,沿用至今,未作官方說明。其原因假說目前有:
- 心重說,人的心臟位於身體左側,所以重心容易偏左
- 腳力說,人的跳躍等動作的起跳腳多是左腳,因為重心偏向左腳,所以向左轉彎較容易。
- 大腦說,人腦左右半腦司職不同。多數人的左腦支配右半身的活動,右腦則支配左半身的活動,即交叉司職。左腦多為理性腦,右腦多為感性腦同時附加有運動控制。所以右側身體較左側更有運動性。
- 腳長說,科學測試表面多數人的左腿比右腿短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