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農民工子弟學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農民工子弟學校,亦稱爲打工子弟學校,是指中國大陸招收在當地農民工子女的簡易中小學校。因學童入學與戶籍制度掛鈎,無當地戶口[錨點失效]的農民工子女無受教權,只能將子女送入農民工子弟學校就或返鄉就讀。

相關背景簡述
中國大陸的學童入學與戶籍制度掛鈎,進入城市工作的農民工及其子女並無城市戶籍,雖然部分城市政策允許無城市戶籍學童入學,但限制複雜,部分學校會加收借讀費等費用[1],無法滿足基本受教權。因此私人農民工子弟學校出現創立之需求,通常爲私立民營機構,租用民房或廢棄廠房作為校舍,招收學員主要為在城市無戶籍的民眾及其子女。[2][3][4]。 農民工子弟學校通常是私人創辦,大多未獲辦學許可[5],普遍具校舍環境差、班級秩序差、教師水準低等問題。史丹福大學的研究指出,在農民工子弟學校就讀的學生並未獲得良好的教育品質[6][7]。學生易中輟並進入就業市場工作。即使仍接受教育,也因政策問題而只能在城市接受技職教育或回戶籍地就讀高中,成為留守兒童。[8][9]有評論認爲,就讀農民工子弟學校的學生難以接受良好教育,大都只能和父母一樣從事低收入工作[9]。
地方政府介入
由於土地所有權問題、辦學品質低落問題,以及城市管理政策的反覆變化,農民工子弟學校常被拆除、關閉或取締。在2006年、2011年,以及2017年冬,北京市政府曾大量關閉農民工子弟學校,而上海市政府將農民工子弟學校整併為公立學校。[10][11]。
參見
參考文獻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