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遠宦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遠宦帖〉為晉代王羲之草書尺牘的雙鈎廓填本,為唐代摹本。材質為紙本,縱24.8公分,橫21.5公分。現在收藏於臺灣臺北的國立故宮博物院。
此帖首見於《法書要錄》卷十右軍書記。《宣和書譜》即稱〈遠宦帖〉。亦刻入〈淳化閣帖〉卷六;〈大觀帖〉、〈鼎帖〉、〈寶賢堂帖〉、〈澄清堂帖〉(孫承澤本)均曾刻入。清道光間,葉志詵得王獻之〈送梨帖〉,將此帖一同上石。後楊守敬又刻入其〈鄰蘇園法帖〉中。[1]北宋曾入大觀,宣和內府,有大觀,宣和諸印璽,卷首徽宗趙佶瘦金書簽,上鈐雙龍方印。專用於古法書者。後曾入金明昌內府,及北燕張氏,後歸賈似道。明時曾為秀水項元汴所藏,入清由耿會侯,安岐所遞藏,曾著錄於《墨緣彙觀》,訂為唐人鈎摹本。嗣入清內府,而未鈐內府收藏印,故石渠亦無著錄。今藏國立故宮博物院,曾先後輯入《故宮法書晉王羲之真跡冊》、《故宮歷代法書全集》第一冊影印行世。[1]
Remove ads
原文
省別具。足下小大問為慰。多分張。念足下懸情。武昌諸子亦多遠宦。足下兼懷。並數問不。老婦頃疾篤。救命。恆憂慮。餘粗平安。知足下情至。
特徵
在第三行的「遠」、「宦」二字保留了明顯的「節筆」痕跡。所謂「節筆」,是毛筆在碰觸到紙張突起的摺痕時,產生的無預期跳動所造成。[2]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