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迷你胡蘿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迷你胡蘿蔔(真正的小胡蘿蔔)是在成熟之前收成並以較小尺寸出售的胡蘿蔔。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2025年8月17日) |
嫩胡蘿蔔,(加工過變小的胡蘿蔔),是從一根大胡蘿蔔上切下來的一小塊,去皮後整形成大小均勻的形狀。嫩胡蘿蔔常被誤貼成「迷你胡蘿蔔」的標籤,造成混淆。[1]
迷你胡蘿蔔

胡蘿蔔植株尚未成熟的幼根,有時會因疏苗而被提早採收,但也有人專門將胡蘿蔔栽培至這種大小作為特殊農產品販售。某些胡蘿蔔品種則是專門培育,用於在「嬰兒」階段採收,其中一個品種就是「阿姆斯特丹促成」(Amsterdam Forcing)。這種栽培方式最初是在Beechnut農場開發的,後來該農場被 Zellwin農場收購。
這些農場原本是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生產糧食,但之後希望將產品銷售給平民市場。研究由一個兩人組成的小團隊主導。根據都樂(Dole)公司的說法,迷你胡蘿蔔比成熟胡蘿蔔更加香甜且口感更嫩。[2]
嫩胡蘿蔔

將成熟的胡蘿蔔切成較小的尺寸出售是加州胡蘿蔔種植者Mike Yurosek於1986年做出的一項創新,旨在減少食物浪費。[3]
2006年,美國生產的新鮮「嫩胡蘿蔔」中,將近四分之三來自加州貝克斯菲爾德。[3] 博豪斯農場(Bolthouse Farms)與格林威農場(Grimmway Farms)是全球最大規模的嬰兒切胡蘿蔔種植、加工與運輸商。[4]
製作嫩胡蘿蔔時,會先將大型胡蘿蔔放入機器中,切成 two-英寸(51-毫米) 的段狀,然後經過磨削(刮削)處理至所需大小,並在同一過程中將兩端修圓。
在田間,雙層胡蘿蔔收穫機使用長金屬叉撬鬆土壤,同時橡膠皮帶抓住綠色葉部並將胡蘿蔔拉起。胡蘿蔔沿着輸送帶被送至收割機頂部,接着由自動切割器切除葉部。[1][3]
之後它們被運送到加工廠,放入冰水中將溫度降至 3 °C(37 °F),以抑制腐敗。[1][3]
胡蘿蔔依粗細分類。細的胡蘿蔔會繼續進入加工線,其他則用作整根胡蘿蔔、榨汁或作為牛飼料。檢查員會檢視是否有石頭、雜物或變形的胡蘿蔔漏網。[1][3]
胡蘿蔔經由自動切割器切成 two-英寸(51-毫米) 的段狀。光學分選器會剔除任何帶有綠色部分的段落。[1][3]
這些段狀胡蘿蔔經由管道輸送到削皮槽。削皮機旋轉,刮除胡蘿蔔表皮,分兩個階段進行:首先是粗削,接着是最後的「拋光」。[1][3]
為了減少微生物污染,baby-cut carrots 可能會以少量 chlorine 處理。[1][5] 經處理的胡蘿蔔會再用飲用水沖洗,以去除多餘氯氣,之後再包裝。[5]根據 Canadian Food Inspection Agency 的說法,使用氯作為抗菌處理(類似飲用水氯化)是所有新鮮切割即食蔬菜加工中目前可接受的做法。[6]
最後,胡蘿蔔由自動秤重與包裝機秤重並裝袋,接着放入冷藏庫儲存,直到運送。[1][3]
嫩胡蘿蔔表面有時會出現的白色痕跡,是因切割面脫水所造成。由於其整個表面都是切割面,因此更容易產生這種現象。低溫、高濕儲存可減少白化的情況。[1][5]
2010年9月,由 Bolthouse Farms 領頭、近 50 位胡蘿蔔生產商組成的團體(自稱為「一群胡蘿蔔農夫」)在 United States 發起一項行銷計劃,目標是嫩胡蘿蔔推廣為 垃圾食物 的替代品──「像吃垃圾食物一樣吃它們」(Eat'em Like Junk Food)。該活動仿效零食品牌常用的行銷手法,包括零食風格的包裝、以未來感、性感以及極限運動為主題的電視廣告、校園胡蘿蔔販賣機,以及 iPhone 遊戲與網站。[7]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