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遯巖書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遯巖書院
Remove ads

遯巖書院韓語:돈암서원遯巖書院 Donam Seowon)位於韓國忠清南道論山市,為一座朝鮮王朝時期(1392-1897年)建立的書院。遯巖書院創建於朝鮮仁祖十二年(1634年),1993年10月遯巖書院被列為韓國指定史蹟第383號[1];2019年,遯巖書院與其他八座書院以「韓國新儒學書院」名稱登錄,成為韓國第14個世界遺產[2][3]

快速預覽 遯巖書院, 類型 ...
Remove ads

簡介

沿革

遯巖書院最初成立主要為了緬懷儒學家金長生。金長生字希元,號沙溪,生於朝鮮明宗四年(1548年),卒於朝鮮仁祖九年(1631年),曾任江原道鐵原府使,為當時著名儒學家。金長生於朝鮮孝宗八年(1682年)封諡為文元公,被列為東國十八賢之一,得以入祀孔廟。金長生去世後,其弟子們及儒林人士設立祠堂以緬懷金長生,並於於仁祖十二年(1634年)在祠堂的基礎上創設遯巖書院。「遯巖」之名稱源自於書院西北方有巨大的岩石[4]

遯巖書院於朝鮮顯宗元年(1660年)獲君王贈與匾額,成為「賜額書院」[註 1]朝鮮高宗八年(1871年),興宣大院君下達書院撤廢令韓語서원 철폐時,朝鮮全境僅保留47座書院,遯巖書院為其中之一。遯巖書院原址在論山川韓語논산천旁,易遭受水患,於朝鮮高宗十八年(1880年)遷至原址西北方約1.5公里、地勢較高的現址[6]

金長生除了金長生之外,遯巖書院的祠堂於朝鮮孝宗九年(1658年)入祀金集朝鮮肅宗十四年(1688年)入祀宋浚吉、肅宗二十一年(1695年)入祀宋時烈。金集為金長生的兒子,宋浚吉、宋時烈為金集的門生,金集、宋浚吉、宋時烈三人亦均列入東國十八賢[6]

Remove ads

建築與重要文化財

Thumb
遯巖書院院庭碑(忠清南道文化財第366號)

遯巖書院入口為入德門,入德門後有養性堂,養性堂兩側有東齋(居敬齋)與西齋(精義齋),養性堂於1927年修整,1956年重建[7]。養性堂屋簷下有宋浚吉書寫「遯巖書院」牌匾,前有宋時烈撰文,宋浚吉以行書書寫的「院庭碑」。養性堂旁邊有保存國王賞賜物品的藏板閣,後方為祠堂「崇禮祠」。另有附屬建築凝道堂(韓國寶物韓語대한민국의 보물第1569號),於1971年搬遷至今日的位置[4]。遯巖書院於1993年10月列為韓國指定史蹟第242號,受到國家保護[1]

遯巖書院有1項韓國寶物:

更多資訊 韓國寶物編號, 名稱 ...

世界遺產登錄

2019年6月至7月,第43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於阿塞拜疆首都巴庫召開,「韓國新儒學書院」項目經大會通過登錄為世界遺產,遯巖書院於名單之中,編號為1498-009號[9]。韓國的書院多為16至17世紀設立,負責講授性理學的教育設施。由於將韓國性理學相關文化與傳統妥善保存至今,因此符合世界遺產「具傑出普世價值」的條件,因而被選入世界遺產名錄[2]

該世界遺產被認為滿足世界遺產登錄基準中的以下基準而予以登錄:

  • (iii)呈現有關現存或者已經消失的文化傳統、文明的獨特或稀有之證據。[10]
更多資訊 世界遺產編號, 名稱 ...

參見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